表面上说自己心中有愧,实则暗中责备礼部擅改流程。

一番话绵里藏针,礼部尚书心里苦,两边都是他得罪不起的角色,偏偏他要夹在这中间当替罪羊。

“皇上明鉴,王爷心忧江南局势,想早日荡平匪患,故令我部提前准备仪制。”

这句话没说到点子上,皇帝仍浅浅地盯着他。

礼部尚书硬着头皮道:“……王爷特意吩咐,皇上昨晚身体不适歇下了,让臣等不要叨扰了皇上。臣等心忧皇上龙体安康,这才未提前禀明皇上。”

话音甫落,礼部尚书就惊觉此话不妥。这话虽说得好听——为了皇上龙体,可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可不就是替皇上做决定,把王爷的话奉为圭臬?

额上冷汗涔涔,哪知皇帝轻轻一怔,问道:“王爷是这么说的?”

“千真万确。”

不知是不是错觉,头顶的压迫感弱了,礼部尚书悄悄松了口气。

又听皇上吩咐太监道:“钱大人辛苦了,送钱大人回府吧。”

打一棍子给一颗甜枣,礼部尚书在朝为官二十多载,也不得不佩服这位年轻皇帝的御下手段。

脚步声传来,皇帝没抬头,手拢着茶盏,问道:“案子如何了?”

“证据都已收集齐,正好趁着王爷离京,可以将他们一网打尽。”

来人正是刑部尚书黄章,一张纸呈到御前,上面赫然是十几位官员的名字,品位倒是不上不下,但都分属摄政王派系。

皇帝很快地看完,说道:“朕记得这位吏部郑大人是正三品官员,动手前要保证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