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早就认清,我和傅瑜之,是没有办法做朋友的。
都说如果放不下一个人,那就去再见他一面。去见一面也许就会发现,一切美好都是源自于回忆带来的滤镜,他实际上没你想象中的那么好。但每一次以朋友的身份靠近傅瑜之,我却都觉得他变得更好了。
不如不见面。
-
接下来的几天是前所未有的忙碌。
和小王总之前给我布置的较为简单、当天就能完成的任务不太一样,杨昊这个活儿稍微复杂一点儿,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多而杂。到底要学习到怎样的程度,我和祁珩拿捏不好,只能尽力去吃透资料里的每一个字。
昨天下班前我跟小王总汇报了一下,满心期盼着他能给我安排点别的事儿把我调走,谁想到过了一晚上他反倒是把自己原本安排给我的任务转交给了别人,让我安心跟着杨昊。杨昊手上同时抓着好几个项目,但居然还是挤出时间来每天盯着我和祁珩的学习进度,每隔两天我俩就要跟他做一次详细的汇报,讲一下学到了哪些内容。
开会汇报进度,其实是一件非常有技术的事儿。
明明大家都没干成什么有用的事儿,但有的人就能在会上讲得天花乱坠,仿佛比其他人多付出了好几倍的努力。把实际工作的细节部分无限放大,简单的事情想尽办法挑复杂的词汇来形容。在这方面,蒋芸岚是行家,我甘拜下风自愧不如。
很显然,这方面祁珩也比我强不了多少。这也就直接导致临下班前我俩被杨昊叫过去汇报,在简单叙述了一下我们已经学习了多少页资料之后,我和祁珩就像两个木头桩子一样站在了杨昊面前,再也讲不出什么。
杨昊抬起头来看向我俩。然后呢,接着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