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面面相觑。

吏部尚书上奏道:“启禀皇上,年底便是官员考绩之时,请皇上钦定一名主管考核的官员。”

燕云潇道:“过去是如何办的?”

吏部尚书道:“过去都是由……呃……”他抹了把汗,顿住不说了。

燕云潇皱眉道:“直说即可。”

“过去官员考绩之事,都是由……前丞相林鸿负责的。”吏部尚书道,“我朝一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今年恰逢大考。”

每年年底的政绩考核,对于百官来说都是大事,升迁降黜全看考核结果。京官还好,对于地方官来说,下一任期是去富庶的鱼米之乡,还是去苦寒的边远赤贫之地,亦或是调回京城,全看三年一次的大考结果。

往往这个时候,主管考核的官员便是地方官们巴结贿赂的对象,因此这位主管官员,必须是位高权重且不幕荣利之人,才能保持公允。

过去考绩一事由林鸿主持,看来还是相当公允的。权势不说,他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根据查抄相府的结果来看,此人显然也两袖清风,不爱银钱。

想到这里燕云潇走了个神,如此贫穷的人,怎么付得起他的萝卜钱?

转头见吏部尚书支支吾吾的模样,燕云潇沉声道:“朕倒不信,离了林鸿,朝廷还能不转了不成?”

吏部尚书忙跪地请罪,又道:“臣并无此意。只是三年大考毕竟不同于每年的小考,主管官员必须慎重,还请皇上圣裁。”

地方官的考核所涉甚多,要对各地的民情了若指掌,熟知地方上的官僚运作,才能区分报上来的是实打实的政绩,还是劳民伤财官商勾结的假政绩。没有老于世故的洞见、明察精明的手腕和十数载的为官经验,显然难以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