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页

字典夹着笔,俞家宝翻开看,纸页上写着:我有事先回大阪,回见!

床上是凉的,人已经走了好一阵。

作者有话说:

家宝动过心思要做“日本人”这个情节,可能有人会觉得不舒服。解释一下,家宝考虑的是生存条件以及他在意的人,更多是情感驱动,并非他更认同日本或日本文化。他对身份认同其实没那么敏感(不像阿达那么执着),要不也不可能适应四国乡下生活。

当然最终的结果是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名字,但这也出于情感驱动,不是因为他特别爱国(捂脸)

做这样的解释很抱歉,本来不需要特地讲的,可最近爱国情绪炽烈,就想保护一下家宝,希望大家能从他的处境和性格来看待他的选择。

第94章 capta

俞家宝回到大阪,是两天后的事。一下火车站,他就直奔店里,开始工作。

把面团从发酵箱里拿出来,切割,整形成长条法棍。法棍的整形是各种基础面包里最困难的一种,既要表面紧绷,让面团膨胀长高,还要小心保护里面的气泡,不能把气排出来。

“手势要有力,还要温柔,各位试过用手指去抓瓢虫吗,就是这个分寸感,”志夫教导厨房里的烘培师。俞家宝心想,志夫是个很不错的导师呢,而且做的法棍比自己好许多,所以他也在厨房里听课。

把面团卷起来时,俞家宝问:“这两天阿佑来店里了吗?”

“没有,好多天没看见阿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