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老师只好讪讪坐回椅子。
之后学生答辩的时候,冯老师不停用余光瞟向曾主任那边,试图从表情中判断对方突然到来的用意;虽说抽查答辩却有其事,但他担心事有蹊跷。
俞北依旧是第二个。自从上次没通过,他又对材料进行了补充;他不认为第一次的报告做得不够详细或者错误。可精益求精,也带着不服气的劲儿,又将课题深入了些。练习多次后,对新内容也胸有成竹。
“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我是俞北,我的论文主题是如何从审美的角度翻译英语文学的诗歌和抒情描写片段……”
“我认为这个课题主题并非没有意义。‘信达雅’这种传统精髓作为我们真正需要追求的目标,时至今日都非常重要;所以在精确翻译的基础上,保留原文的韵味,甚至将原文的内涵和文学意义用目标语言以更贴近的方式传达给阅读者,是我们不能放弃努力的方向。”
冯老师没有再次提问,直接摇头说:“我记得上次给你的评语是‘课题模棱两可建议大幅度修改’,但是你根本就没有修改是吗?”
“没有修改课题方向,添加了更多的研究论文做支持。”
“这样的话,依旧是不能给予通过。”
金柏水刚准备讽刺他眼瞎耳背还没脑子,一个声音先他一步。
“冯老师,我看这个不通过给得未免有失偏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