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他已经流落为乞儿,五岁的孩子,哭哭啼啼,终于决定一路乞讨到王城去。
一来他不敢在撒卡里德多留,王城是这个帝国的都城,大城市么,总归是更好谋生的;二来,他想去朝圣。
只有抵达王城,才有见到道比希圣父的可能。
他的家人不是神主的背叛者,他一定要向圣父请求神主的怜悯,请圣父传递神的福音和真相。
……
一路辗转流落到王城,王城四季凉爽,适宜居住,但那个冬天却下了雪。他就像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微不足道的的火柴温暖中,乞求活着。
圣诞之后,再醒来,已经在某座修道院了,原来是被路过的修士发现,半掩在雪堆里,然后好心救了回去。
他也就留在修道院了。
后来修士见他小小年纪,样貌却出众,声音也干净,便送去了唱诗班,在卡利斯顿教堂中吟唱圣歌赞美诗。
再后来入教会,从普通教士,到堂区教士、助理主教、到主教……一路摸爬滚打。
但他早已不是那个来朝圣的信徒了。
才知道,撒卡里德的禁书大案本身就是个谋。
为了教会能够更好地效忠于神主,为人们传递福音,信徒有固定的什一税,自愿将个人所得的十分之一奉献给教会,这些资产被称作“教俸”。
也是后来才慢慢摸清这些教会中的龌龊,至少在撒卡里德,教俸分配异常。撒卡里德城隶属东洋教区,而东洋教区当时的主教为了侵占私产,便将主意打到了城中富族的头上。
这本是教会自导自演的一场局,然后这些虚伪的恶劣的神职人员,却又以神主的名义将那些受害者献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