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从剧情上看卫浩洋与沈棠的感情线非常明了,但贯穿《盛夏》整部电影,其实并没有谁明确地对谁告白过。
沈棠生日这场戏已经算是较为直白地表达感情的戏了。
沈棠面对卫浩洋暴躁脾气的反应是电影里情感变化非常重要的信号,他从第一天被卫浩洋领回家时害怕、畏畏缩缩地哭,转变为如今委屈、任性地哭,沈棠对卫浩洋依赖感、安全感的增加,与卫浩洋对沈棠越来越高的容忍度都反映着两个人心理距离的不断贴近。
与其他电影不同的是,这两个人所有情感的推动与变迁都发生在卫浩洋狭窄阴暗的出租房里。
拥抱、亲吻、发生关系,他们做着和全世界所有普通情侣一样的事。
却又不能像他们一样在众目睽睽下肆无忌惮地向爱人表达爱意,也始终无法获得理解与祝福。
路风其实一开始拿到剧本,对卫浩洋与沈棠的这段爱情是有疑问的。《盛夏》本身大的框架是揭露社会阴暗面的剧情片,他认为塑造卫浩洋不畏强权坚守正义的个人形象已经足够丰满这部电影的血肉,为他加一段同性爱情实属画蛇添足。
但后来在与编剧们深入打磨剧本的过程中,他逐渐发现卫浩洋正面形象的背后可以挖掘的社会问题比他想象的还要多。
如果卫浩洋的那一身正气仅仅来源于对职业的信仰和责任,这个人物不免有些拘泥于传统角色,很难让观众产生代入感。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难免在世俗的欲望纷扰里纠缠。
在卫浩洋无所畏惧的表象下他牺牲了什么?
对于职业的责任与信仰和他内心真正追求的生活真的一致吗?
不被世俗接受的爱情到底有没有价值?
人物行为的驱动力是需求,这种需求可以是物质需求,也可以是精神需求,当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被压抑,人物就会做出改变或者反抗,而呈现这些改变与反抗的媒介就是电影中的剧情,也是人物设定是否能够得到观众认可的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