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郑斯澜果不其然露出不解的神情,吴飞扬笑道:“斯澜,虽然你就像你所说的那样,只是半路出家而已,但你对表演一直很认真,很执着。说实话,从你身上,我多少找回了当演员的初心。”
郑斯澜不禁一笑,“我有那么大的力量呀?”
“当然!期待到时候能在s市见到你。”
“好,我会争取到场。”
·
郑斯澜拍的第一场独角戏,便是宣骊在戏中的重头戏:他对着昆仑剑,内心挣扎良久,最终抵挡不住诱惑,以血献祭邪剑。
少了优秀搭档的托举,就好像在走一条幽暗隧道,本来前头有人举着火把领路,告诉你该怎么避开石子和坑洼,如今却得接过火把,独自探索前行,难免感到有些吃力。电影镜头一向比电视剧严苛,对演员的要求更是高。离了吴飞扬的带动,没有了参考的尺度,郑斯澜一开拍便连遇数次ng,被杨导评价为“不够自然”。
糟糕的开场让他感到有些不安,他这才发现自己先前两日的拍摄因为有吴飞扬在,实在过于顺利。可是,路终究得自己走,不能依赖别人。
“电影要在大银幕上播放,你的每一个细节都会被无限放大,观众在那个空间里看得真切,如果你的表演痕迹过重的话,他们就很容易出戏。”杨志城并没有责骂郑斯澜,而是声音慈和地说道:“你要注意表演的分寸,学会收敛。而且,电影不像电视剧那样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讲好一个故事,所以,需要在短短的镜头里就传达出饱满的情感和信息量,并且以尽可能真实的情绪感染观众。”
郑斯澜认真受教,点了点头。现在再看监视器里自己的这段表演,他俨然意识到自己的表情控制得不够好,演得太过,有些崩坏了。
电影表演得克制,又需要传达情绪和信息,只能依靠细微的眼神、表情和动作。郑斯澜有所领悟,鼓起勇气道:“杨导,我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