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蝶就滔滔不绝说道:
“这可难不住我哈~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
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节’。
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后来,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也就是说,我们的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到明清时,已与新年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也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优良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就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所谓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祈求自己的容貌能够如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古人还给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
自汉至唐,骚人墨客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
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
如今,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所以说,我们今夜就要在此相聚共度中秋节哈~
现在,就请姊妹花,上座上座!”
本来,姊妹花和涂蝶都已经来到了晒台上,却又被涂蝶的侃侃而谈所迷惑,就都站着,眼光迷离在涂蝶的脸上。
每个人心里都在想:看上去,涂蝶对今夜赏月准备很充分哦!真是个博闻强记的男人呀!
再听到涂蝶说什么上座上座,姊妹花才发现,原来硕大的晒台上,四周都是盆景树木,风格迥异,造型奇特,完全彰显着一份男主人的品味和修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