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页

简燕脸蛋涨红,低头恶狠狠地咬住了鸡块。

池琅憋到肩膀都在抖,强行转移话题,有点破音地挤出声:“材料不够了,我明天去……噗……余安乡下看看,周师傅说那里材料还能便宜许多。”

据说能便宜五成,这样材料费又省下一笔,利润可能抬高到65-70

“哪里呀?”简书杉一愣,“我老家也是余安乡下的。”

少爷这次真被干怂了(。)乖一次真少见

第169章

“五松村有大型的原材料批发市场。”池琅道:“杉姐你老家在哪?”

简书杉:“芦开村,蛮小的一个地方,靠近省边线。”

池琅心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余安还没开发出来,更别提乡下的小村子,肯定道路极其不好走,坑坑洼洼的,也不知道简书杉怎么来到的户城,“要不这趟我俩一起,我陪你去看看。”

简书杉抿唇一笑,“下次吧。这些年身体不太好,也不想让爸妈难过。”

池琅:“说起来……为什么要叫芦开村,每年会开很多芦苇花吗?”

“是每年第一个开芦苇花的村子。”简书杉:“秋天芦苇成熟,风势稍微大点,吹得漫山遍野都是白花花的芦苇絮,下雪一样漂亮。村里人手艺都不错,我们拿茎杆扎扫帚,拿芦花絮填枕头,自给自足,去市集换粮票。”

粮票是属于她们年代的记忆,对池琅这批90后却很遥远。简书杉是擅长讲故事的人,条理清晰,娓娓道来,池琅听了一会儿就入迷,听她讲那个年代人上市集交换东西、各村子之间介绍相亲、镇上的图书馆、几人偷偷用一张借书卡、镇上的年轻男女周末会偷偷聚到一块儿跳交际舞、甜歌天后的磁带和单卡录像机。

张华红毕竟年长些,聊的都是小池琅眼里老掉牙的东西,池宗源从来不会跟他坐下来安静聊天。简书杉就像给他打开了一扇新奇的大门,从记忆里年轻男女的视角来介绍八九十年代逐渐繁荣的岁月,直到简峋把桌上的东西都收拾干净了,池琅还没回过神。

厨房的水声哗啦啦地响起,简峋在洗碗,简燕羞耻地出去溜达。简书杉顺着舞厅往下说,忽然提了一嘴,“我就是在那里跟小峋爸爸认识的。”

池琅精神一振,压低声音:“长得帅吗?他和你跳舞了吗?”

“跳了。小峋长得就像他。”简书杉嘴角噙着怀念的笑意,“那时大家都穿着最简单的白衬衫,没多大区别,但他是人群里最独特的,一眼就可以看到。”

孤傲不群,俊朗卓然,在二十岁出头的年纪,像镀着一层难以剥离的光晕。余安下辖小镇人没见过多少世面,朴实粗笨的年轻男女不敢靠近,即使镇上再俊的男人,站在他面前,都黯然失色。

他的骨子里是富家子弟的仪态,衣服却穿得很朴素,就站在那里角落,安静缄默,微微皱起的眉宇似乎在隐忍着周遭。

池琅:“那时候?”

简书杉:“我十八岁,他比我大三岁。”

简书杉今年三十九,简峋二十岁,所以倒推一下,简书杉十九岁生的孩子,十八岁就怀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