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春和将沈流云方才的问题当作是一次考题,很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才回答:“我想,我会画夕阳下,海浪打到礁石上的画面。”
“礁石?”沈流云一怔。
“在那,那有一块礁石,有时候浪太高了就会被盖住。”应春和朝西北方向指了指,沈流云顺着看过去,便看到了那块现在并没有被浪潮盖住,但他却一直没有注意到的礁石。
沈流云素来云淡风轻的脸上头一次生出颓败,眸光都黯淡了下来,低声喃喃:“我没有注意到。”
事实远不止如此,他在面对眼前这片海时,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有想到,面前的景象没有在他的脑海里留下一丝一毫的印象,像一只掠过海面却未曾惊起半丝涟漪的鸥鸟。
他那与生俱来的绘画天赋仿佛在某个他自己都不知道的时刻离他远去了,他再也无法感知到任何关于绘画的灵感,握住画笔时大脑是茫茫雪原般的苍白,苍白到让他觉得无力。
世人皆慨叹他是难得一遇的天才,事实上他到底也只是一介凡人。
注意到沈流云情绪的变化,应春和关切地看来:“师哥,怎么了?”
沈流云避而不答,却问了应春和另一个问题:“春和,画画有没有让你觉得痛苦过?”
应春和热爱画画,这一点毋庸置疑。很多时候,沈流云觉得自己对画画的热爱比不上应春和,应春和在绘画上的热情好似一团永远燃不尽的火,长久炽热,永恒明亮。
可出乎他意料的是,应春和给他的是肯定的回答:“有过。”
有过,且不止一次。
“过去三年,每当夏天来临,我就会情绪格外低落,专注力下降,很难去完成一幅画。而离岛的夏天比别的地方又要长上很多,有时候会让我觉得一年好像有九个月都是夏天。”可能是身体机制的自我防御令应春和很少回想过去这段痛苦难捱的时光,以至于他现在回忆起来都有几分模糊。
他断断续续地说下去:“我只能逼迫自己画画,一天画一点点,最久的一次,我从三月份一直画到了十一月份,才画完那幅画。”
“每当那种时候,我就会感到无比痛苦,画画给我带来的好像只剩下痛苦。”
“我的大脑生了锈,我的手出了故障,我的创作是报废仪器生产出的一堆垃圾。”
这样的状态究竟意味着什么,两人都心知肚明。
好半天,沈流云终于问出声:“看医生了吗?”
“看了,所以现在才好了许多。”应春和回答完,又看向沈流云,目光炯炯好似洞察一切,“那师哥呢,你看医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