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河大队的社员一听到这个消息, 顿时炸了。借人借顺手了,上次借了半个月,这次还借。
陈大山也有些不乐意, 直接回复向阳大队的孙队长说:“小江现在是我们大队的干部,谁家总把干部往外借?我借你这个队长, 你乐意不?”
孙队长咧嘴一笑:“行啊, 你把我借走,我把小江借走, 我们俩换换。”反正工作已经安排好了,离开他, 大队的秋收工作也不受影响。
陈大山白了孙队长一眼, 这老头子的脸皮可真厚。
开了一句玩笑,孙队长正色道:“老陈,咱俩是老熟人了。你也知道我的为人,我不会让你们大队吃亏的。你看这样行吗?我们向阳大队出五个壮劳力来帮你们干活, 你把小江借给我们五天。”
陈大山皱着眉头,都是一个公社的, 又是老熟人, 直接拒绝也不好, 但借人又不愿意,于是他说道:“我们再商量商量。”
孙队长:“那你们尽快,我听县气象局的同志说,今年下半年雨水会比较多,我不是想尽快把秋粮收仓库里吗?粮食可是咱们农民的命根子呀。”
陈大山听到这句话颇有共鸣,他说道:“我明天给你回复。”
孙队长还有别的事, 匆匆离开了。
陈大山转头去找江宁和陈壮他们商量。
现在大队的队委一共就四个人:陈大山、陈壮、刘家成、江宁。刘家成四十来岁, 人很踏实能干, 话不多。江宁跟他接触得也不多。
陈大山提出这个问题,问三人的意见。
陈壮先发言:“叔,咱们的豆子虽然割完了,但这些农具还有用,无论是割草还是干别的都行,农忙时节哪有借农具的?借人也不行。”
刘家成道:“都是一个公社的,不借不好说呀,再说人家答应送来五个劳动力。”
陈大山觉得借不借都有道理,他只好把目光投向江宁:“小江,人家要借的是你,你看呢?”
江宁考虑了一会儿,慢慢说道:“眼下正忙,我本应该留在队里好好干活。按我的本意,我不想去。可是,我也明白,如果咱们直接拒绝,又会得罪兄弟大队,将来公社领导知道了,怕是对咱们的观感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