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页

可能连童小琴本人都不记得了。

十几岁的时候, 冬煦是孤儿院孩子们心目中无所不能的大哥哥,遇到什么麻烦,只要找他就能解决。

但只有冬煦自己清楚, 他也会害怕,也会恐惧。

当时孤儿院所在那条街上的孩子分为两拨, 彼此针锋相对,一拨是以冬煦为首的孤儿院孩子,另一拨是以绰号“南大王”为首的附近居民孩子。

“南大王”比冬煦大了三岁,父亲是体校教练,他长得特别高大, 是街坊四邻所有孩子中的领头羊, 向来看不上孤儿院的孩子。

起因在于孤儿院里一个叫兴喆的男孩。

兴喆是5岁那年进入孤儿院的,和冬煦年龄相仿,但性格比较软弱,总是一个人闷着吃饭玩耍,不和别人交流,甚至经常被比自己年龄小的人欺负。

汪欣院长撞见过好几次, 批评了那些抢兴喆饭菜的孩子, 也不太管用,就交代冬煦照顾好他, 别让孤儿院弄得乌烟瘴气。

从那以后, 冬煦便担起哥哥的责任,无论遇到什么事,都把兴喆护在身后,久而久之, 兴喆对他产生了很大依赖, 性格也变得活泼起来。

等到两人10岁出头时, 冬煦时常领着兴喆和其他孤儿院孩子在街头捡废品,卖掉挣钱,为孤儿院创收。

他们每天卖废品赚的钱能买好多零食,这让街上其他孩子特别羡慕,也有样学样,跟着捡起了扔掉的塑料瓶子,废纸之类的,想赚点零花钱。

有了竞争以后,难免会遇到抢地盘抢废品之类的情况,冬煦深知孤儿院的孩子没靠山,不愿和“南大王”等人起冲突,情愿跑到更远的地方捡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