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戏啊,就是说演员在同一时间参加两个及以上剧组的拍摄。

这事儿,以前很多香江的演员都很有经验。

可是内地演员的话,因为不同的剧,在不同的城市拍摄,来回奔波,成本就大了。

其中的时间,消耗的也多了。

因为在几个剧组,人设不同,剧本可能都没读完,台词背不下来,拍戏的时候就数个一二三四五,全靠后期配音,或者演了是演了,人设不对。

毕竟,同一时间段演几个角色,人设经历都不一样,科班的还能讨巧,可是那些沉浸式演技的呢?

根本就换不过来。

更有一些,不是科班的,更不沉浸的,纯属刷脸的。

时间长了,就导致,轧戏啊,就成了演戏不认真,质量下降的代名词。

可是,郁皓青轧戏?

许橙心似乎也是百度了一下:“我明明记得,之前,有演员轧戏,是受到劳模的褒奖的,怎么一眨眼,就成了贬义词了?”

“大家讨厌的不是轧戏,是不敬业。拍的不好,观众又不是瞎子。”陆芷汀也拿出了手机,看着微博上面的词条。

看里面,大家都在讨论这个新闻,说如今这个关于游泳的电影,原地等了郁皓青一周了。

然后就有营销号对比了此时另外一个剧组的古装剧,纷纷说道。

“这么多的场景和工作人员,只等着男主演,每一天的损失都是百万级别的。”

“一个当红演员,一年拍摄两部戏,和四部戏,那片酬自然是不同的。所以,演员为了钱,导演和投资有了当红演员的粉丝当退路,好歹是不会亏本的,可是普通的观众呢?”

“活该花钱去电影院看轧戏拍摄出来的作品么?”

说起来,轧戏这个词,也是从褒义到贬义的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