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轻予这边倒是稳扎稳打,后来又通过姜霍的关系,拉到了上亿的投资,充实了公司的资金池,彻底补上了财务和供应链方面的漏洞,开始加速把原型车尽快推向市场。
相比之下,狂人那边拉资金的能力也相当强,而且因为把宋轻予的公司当成了对打的假想敌,那是事事都试图压她们这边一筹,甚至在外面放出豪言,绝对会造出一款比他们厉害得多的新车型,实现对汽车行业的彻底颠覆。
靠着这一套话术,狂人成功洗脑了不少人,也顺利拉来了大量的投资,同样为了赶上交付时间全力开战。
最开始艾德本来是倾向于一款英伦小跑车的底盘,可惜对方实在报价太高,又不看好他们这个项目,宋轻予跟对方磨了半天嘴皮子,一怒之下干脆直接在这边收购了一个汽车工厂,自己进行改装。
这样前期的投入虽然更大,但是真到正式生产的时候灵活性反而大幅度增加,成本也更容易控制。
和宋轻予不一样,狂人却选择了另一条路:依然和那家跑车生产商合作,继续进行新款电动跑车的开发。
光是这一项,宋轻予偷偷拨小算盘算过了,对方每辆车的成本至少比自家的要高出1万美元以上。
宋轻予这边,订单承诺的交付时间是06年底,而狂人为了和她竞争,哪怕进度更慢一些,也给出了一模一样的交付时间,这两家各种打擂台,倒是让围观群众吃了不少瓜,同时反而更加增加了两家的知名度,也不知道算不算是一件好事。
这段时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姜霍终于顺利博士毕业了。
他做的是人工智能,要是按照原本的规划,本来是准备拿到毕业证就回国的,甚至都已经和国内的大学谈好了,回去就可以直接主持一个属于自己的实验室,学校给的条件也相当优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