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页

傅香笑着打开给他们看。

“这么大的海参,难得还是活的,小同志,这么卖?”

这次问话的到不是大姐,而是一位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人,看来还是男同志对海参这类海鲜比较感兴趣。

“同志你要是诚心想买,一口价,一块钱一只。”

海参在这个年代什么价格,傅香还真不知道,就连原主的记忆里也没有。

但她现在相当于在黑市做生意,价格也不是能以正常市价来衡量的,更何况还是活海参。

因此她也没打算按斤卖,而是论只卖,她报了个至少让她和宋玉有得赚的价格。

男人闻言,竟然价都没价,就把十六只海参都买走了。

他不知是不是要送人,最后还花了两块钱,把傅香那只装着海水的木桶也买走了。

傅香心说,难道是我价格报的太低了?心里有些小后悔,但转念一想,也有可能是那位同志有钱豪爽,懒得还价。

她在心里自我安慰了一番后,发现还是卖海参最赚钱。

只是海参可不是那么好抓的,要不是宋玉有赶海经验,又是大潮期去的,他们也抓不到这么多。

卖完东西,傅香按照刚才跟买东西的大姐打听到的地址,先去了趟黑市那边,费了好大功夫,才买到一张一斤的油票。

虽然油票的价格,比油本身的价格还贵,但没办法,还得买,不然她这海鲜熟食生意就做不下去了。

而且他们赶海是无本买卖,除了人工也就这些调料花钱,所以即便油和糖这些东西真的很贵,但还是有得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