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没有饭店和客栈,就连小吃摊和大马店都没半个,听说还是去年他们石林村人在野集上开了烤肉摊子,这才启发了华城中的本地人,让城里多了两三个小吃摊。
“其实赚不赚的还在其次,咱们石林村在华城里长驻,那边有了什么消息,咱们也能尽快地知道……”
比如说哪个地方有了什么新式武器了,哪个地方有了什么新特产了。
那里发生了天灾,又或者有了战争,这些可都是重要消息,以后石林村要想长久壮大,是绝不可能再像如今这样,每年靠着交换才能知道一点有关外界的情报。
江易的这个主意,经过一番讨论后,几乎没什么反对声,就都同意了。
接下来怎么谈,那就是村长和大巫的事。
三天后,江易身边多了个帮忙干活的外来人。
池树做事很勤快,尤其是在地里干起活来,那个认真的劲头,简直能跟土溪家的土茅差不多了。
但土茅是因为家里壮劳力不足,亲舅舅又去别家上门了,她们几个如果不卖力就有挨饿的风险,但池树一个外村人,还是大巫的手下,也这么卖力,是图什么呢?
江易一番旁敲侧击,终于从池树那儿知道了原因。
这个原因在江易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华城上万人口,早就不用干最原始的采集和打猎这样的活了。
他们的食物,全靠用盐交换。
几乎每天,都有附近的村落和远方的商队,为华城人运送着各种各样的物资,鲜肉干肉、麻布珠丝、织草毛皮、果干糖块、宝石珠贝等等。
华城人用不着自己采集打猎,最重的活就是采盐制盐了。
这个活儿没啥危险,又用不着太大的体力,男人女人都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