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的徒弟头戴面具,站在月光下起舞。
他先是像野兽、怪物那样吼叫,然后不断抬起左脚刺出长矛, 模拟战士们拼杀时的动作。那是在和战败者们的“灵”作战,替猎族的先祖与子嗣斩杀敌人过去与未来的“灵”。
健康的年长者们和族长一起抬起盾加入战舞,但他们只是简单地跳动了两下便回到黑暗中, 连火把也不曾点起。
随后是年轻人, 他们拖着战俘们的手脚走向中间堆好的柴堆。
有个俘虏挣扎得像鱼一样, 于是擒着脚的矮个子抬起拳头对准肾脏来了一拳, 把软瘫瘫的人丢进去绑好。
眼前不是后世那种精致、庞大的祭台,不可能有几层高,也没有礼器巨鼎,仅仅是把断裂的树枝堆在一起组成的三角形柴火堆。
为了方便族人引火,填充的野草全都晒得干干的。这也是原始人们为数不多能尽到的心力了。
即使离群索居、身份超然的大巫都对先祖、祖灵之类的存在语焉不详, 猎族人和他们的巫也知道祭祀是必须的。
族人必须将战俘的血肉献于某种不可视、不可触、不可知的存在, 以换取祖灵的庇佑。
咚咚、咚咚。
他们用动物和敌人的骨头敲击树墩, 把战俘捆好了推进草堆里, 可以叠在一起也可以平铺,总之要让枯草遮住他们的身体。
他们是战俘, 是偷袭猎族的敌人,但猎族和他们都认为彼此间不存在什么“血海深仇”。毕竟谁也没有凌虐过谁, 战斗前两族素不相识,因此这场祭祀将会干净而仁慈。
放进火堆的动作是会重复两遍,第一遍是“佯装”,表达对祖灵的敬慕。
他们会先把敌人拖出来杀死,把内脏掏空,围着尸体跳一段舞蹈再重新放进充分点燃的火堆,而不是切断活人的四肢直接点火献祭。
“嗷呜——”面具人模仿着狼嚎,在月光下竭力挺直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