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安大人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既然种红薯这么好,怎么我瞧着附近别的村子里种这个的也不多。”
陈三回道:“一来种这个极费功夫,尤其是出产的时候,家里没有牲口或者缺了劳力就不好办。二来,这红薯不能连种,种个三茬最好是种些别的歇一歇才好,要不容易伤着地。”
还有一点他没说的是,家里作坊就那么点大,要是阖县都种这个,他收也收不过来啊。之前附近十里八村的村民不是没跟风种过,可他收不了那么多。不过陈三倒也没有明着拒收,只是把银钱推后了半年结算。打那以后跟风的就少了,生怕他这铺子万一出点差错,他们会跟着血本无归。
安同知点了点头,看到这会他心里也有了谱,便开口说想回州府。这也不是个小事,他也得回去跟幕僚们探讨探讨才好。
这时,陈三便邀请他回老家吃顿便饭。
安同知看了看天色,笑道:“没想到紧赶慢赶的,还是拖到了这个时辰,既这样,那就叨扰府上了。”他虽然在翰林待了好多年,但还真不是那种迂腐古板的性格。
于是,陈老爷子终于在有生之年见到了六品同知这样的大人物,激动的差点都说不出话来。
陈三早有准备,早在接到安同知手信的时候,就让刘兴两口子和张妈都回来预备下了。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就摆好了。
安同知打眼一扫,都是些家常菜色,无非就是多了几样鱼肉,心里便松了口气。
陈三觑着他的脸色道:“都是些乡下菜肴,大人就当尝个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