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也要思于人,总是会有一些人打着爱的名义,站在制高点指点江山。在中国式家长中,这一点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企图用关爱去消除一切隔膜,企图将自身价值追求施加在孩子身上,好像他们完不成的事情,总要有人去完成。”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该去思考背后的深层原因。”杨老师点评道,“突然想问你们,一个人,两个人,一群人,一大波人,他们都在做同样的事情,这件事情是对是错呢?我们该思考的,是这件事?还是做这件事的人?”

桑幼撑着下巴想。

思考事情,看到的是表面原因,思考人们不约而同做这件事的心理动机,看到的将是深层原因。

她突然不合时宜的想到一句话,数量是否即是正义?

答案当然不是。

她思路逐渐清晰,抬头时,跟杨老师的视线对上,在那一瞬间,有一股莫名的预感,果不其然,下一秒就听她道:“桑幼有什么想法吗?”

桑幼站起来,没忍住想,难道是自己想要发言的眼神过于热切?

“当一群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情,先不论那件事情的对错,因为事情大多都会有两面性,对错与否,难以评定。我比较想谈的是那群人的心理,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或是他们是主动式还是被动式呢?”

“人似乎都会有跟风随众的心理,大声质疑、另辟蹊径者毕竟只是少数。当看到周围人都在做一件事,即便旁观者们不认可,但最后还是会被拽进去成为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