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梵临沉吟不语。
正好, 蔺启、谢承平和许智三人走在一起, 一个个脸上表情端凝,从杨梵临和高靖身边经过。
杨梵临:“你觉得蔺启怎么样?他文武全才,上回拼死救下简首辅,活捉刺客,据锦衣卫的消息,那名刺客可是江湖上排行第三的人物,他这种不怕死的勇气和战力,正是作为一个统帅需要的。而且,我听时安说,他对《孙子兵法》上的战术,也是了然于胸。这小子远比一般年轻人要沉稳,他如今又和常宁公主和离了,没有负累。”
高靖浓眉微挑,看了一眼不远处的绯袍郎君,眸光渐深。
许智:“早知咱们大雍如此缺行军打仗的将军,我当年就该投笔从戎,这会儿也就不必如此无力了。”
谢承平抿唇,“武将多半出自世家,谁知大雍立国不过百年,能打的武将就缺成这样了。开国功臣之后全都躺在先祖的光荣簿上醉生梦死,成了一群废物秧子。一到用人之际,才知道看似泱泱大国,实则已经到了无人可用的尴尬处境。”
“能打的战神,不是没有,可戚高旻这厮长着一身反骨,当真要放他上战场吗?”
谢承平摇头。
蔺启背在身后的左手握紧成拳,低沉道:“我可以去。”
“什么?”许智和谢承平异口同声道。
“可是,阳和,你没有上战场的经验,我知道你很厉害,可指挥三军和单打独斗到底不同,你、未必能比得过那些武将。”谢承平关切道。
许智也说:“常宁也未必同意让你去罢?毕竟战场凶险,刀枪无眼,而将领又是最危险的,擒贼先擒王嘛。阳和,你真要去吗?”
“无论如何,我不能让戚高旻去。”蔺启墨黑眸光坚定。
回到兵部衙门,蔺启坐在自己的桌案前,翻阅着那本他已经翻阅了无数次的《孙子兵法》,以及北疆的地形图,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