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们明日收完,直接送到河东大队。
即便有自行车辅助,可山路也不好骑,陈家明回来时已经深夜了。
他先回陈家吃了饭,又挨个敲打一番,才趁着夜色找宋满冬,“柿子干的事儿,我跟贺永明说过了,他同意帮咱们打掩护,把介绍费换成了柿子干,这次一共留了三斤半,不过他自己要了一斤吃。”
“剩下那些柿子干你打算怎么办?”
宋满冬脑袋飞快转着,“先二两二两的卖,可以少,不能多,一块也卖。总之尽可能的让更多人买到。”
“等这次收来的柿子做好分出来,续上继续卖。”
陈家明,“行,那我明天早点儿去卖。”
“不,你不能去,让贺永明找人卖。”宋满冬摇摇头,“就说是从市里的捎的,随便卖卖。价格就按两毛五一斤。”
供销社的价格宋满冬看过,是两毛二一斤。
她这个价格比供销社高,但品质摆着,买得起柿子干的人,不会吝啬这一点儿。
若非是为了叫更多的人来买,宋满冬都觉得这个价偏低了。
陈家明点着头,“可这样真的会对食品厂造成影响么?要是唐忠路不受影响,你岂不是要亏很多钱?”
宋满冬摇摇头,问他,“你知道柿子干跟馒头的区别么?”
陈家明猜测,“柿子干贵?”
“不,柿子干不是必需品。”宋满冬仔细讲给他,“馒头是为了填饱肚子,柿子干则是消遣。”
“舍得花钱买柿子干的人,肯定会选味道更好的。好不容易攒下钱要买柿子干的人,买到味道差心里也不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