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页

“就是早上得早点儿去,晚上回来晚一些,不过发完、收完东西就能回来。一天跑两趟,你看怎么样?”

水渠从远往近修,现在过去是要十几分钟的路程。

每天主要是往返多一趟,别的没什么要出力的事儿,这活实在轻松不少。

宋满冬想过后,便接受了张大娘的好意。

她是能吃苦也能干重活,但没必要上赶着去做。

张大娘便叫她明早跟张兴旺一起过去,熟悉一下。

商量完这事儿,张大娘才将搁在桌子上的布包拿了起来,“这是我给你做的棉鞋,你看看合不合脚?”

她打开方布,露出里面的黑色棉鞋。

鞋底还是白的。

宋满冬愣了下,“大娘?”

很快反应过来,推回去,“这我可受不起。”

棉鞋对大队上的人来说,也是十分昂贵的。

鞋底要费时间做,棉花要一点一点攒,布料更是得买。

宋满冬在大队上生活过,知道一双新棉鞋的含义。

张兴旺的孩子,也得几年才能穿上一双新棉鞋。

烂了破了,便打个补丁继续。

她穿的都是宋家其他孩子不要的棉鞋,不合脚也只能自己忍。

直到跟邻居学做菜后,有次被鞋子绊到,邻居才给她找了双旧鞋。

虽然依旧破,但至少合脚。

往后每年,她都有了一双合脚的鞋。

“这也不是我一个人做的。”张大娘摸着鞋面,“这鞋面是我做的,底子是你刘大姐纳的,她纳的千层底又厚又密,能穿好几年。棉花是好几家一块儿凑的,都是今年的新棉,可软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