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喧嚣的白日,可历城县衙之中却呈现出一片静夜般的死寂,在这令人惶惑的安静之中,累到极致的柳七反而睡不着了,一股巨大的压力,顺着美人榻立在地面上的四脚,攀援向上,毫无怜惜地倾泻在她的身上,让她酸痛的四肢愈感麻木。
这就是他一直以来所承受的重压吧……
柳七侧转头,凝望着那扇横亘在她与沈忘之间的红木镶嵌贝壳花卉四条屏,想象着屏风后的那人绵长而深远的呼吸,想象着那人脸上始终挂着的温柔而惫懒的笑,陡然间觉得房间中的安静宛若一口无边无尽的钟瓮,扣得她透不过气来。
“沈兄,你也会有这样的时刻吗?长夜独行久,难觅归途。”无意识的,柳七冲着屏风那端的人自言自语道:“我自小便是如此,认准了自己所行的路断不会有他人相伴,因此,凄风苦雨,形影相吊,倒也自得其乐。”
“可如今……自己一人呆着倒是不习惯了。”柳七有些自嘲地笑了,清冷的眉目中有困惑,亦有不甘。她痛恨自己陡然而生的软弱,比痛恨那幕后的真凶更甚。
她静静地看着屏风之上夺目绽放的牡丹花,似乎在等待那声再熟悉不过的,带着颤音的轻笑,可是屏风之后,依旧是寂然无声。
突然,柳七眸子一亮,翻身坐了起来。
屏风!那日夜里,在沈忘的书房之中,她不也正是在一扇屏风之后,听到了沈忘与某人的对话吗?如果县衙之中没有证据,为什么不去县衙之外寻呢?既然证据可以向外出寻,那么人,也可以。
积压在头脑中的压力与郁结,宛若窗外的天光一般,彻底亮堂了起来。柳七的睡意全无,疲惫的眸中也现出光彩,她展纸磨墨,运笔如飞。心中的积郁既扫,头脑便格外清明,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一封余墨未干的信笺便已然写就。
很快,一只花色斑驳如墨迹的信鸽,在历城县衙的角楼上振翅而起,带着柳七的嘱托与期待,向着南方的天空飞去。
第102章 舜井烛影 (十九)
数日后, 在外避祸的刘改之重又回到了济南府。刘改之是山匪出身,同一帮狐朋狗友在济南府周边的山地流窜作案,后被蒋大人擒获, 蒋大人见他出身草莽却极讲义气, 只夺钱财却从不滥杀无辜,便留了他一条性命,让他做些小生意养家糊口,并赐名“改之”,取“过而改之, 善莫大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