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黄四娘转头冲着堂外道了句:“你瞧瞧咱沈大人,我说得没错吧!”
沈忘朝堂外瞟了一眼,隐在人群中瑟缩着脖子的男子,正是昨晚斥责黄四娘多嘴之人——黄四娘的夫君。
对于行事毫不拘礼的黄四娘,沈忘不以为忤,也并未作出任何评判,只是转而将目光投向了跪得有些腿麻,屁股挪个不停的杨五六:“杨五六,你昨日所见确如黄四娘所言吗?”
第137章 多灾海魇 (七)
听堂上的县令大人喊自己的名字, 杨五六全身不自觉地颤了一下,赶紧忙不迭地点头应道:“回县令大人,黄四娘说的都是实话。”杨五六抬起半拉眼皮, 偷偷看向堂上年轻的男子。昨夜的月色中, 男子眉眼柔和,同邻家的少年郎一般平易近人。而今日他身着官袍,高坐大堂之上,倒的确有了几分人中龙凤的架势。
杨五六咽了口唾沫,暗暗懊恼自己昨日行为失当, 在县令大人面前张牙舞爪,对着殷万福骂骂咧咧,只希望县令大人不要责怪才好。他正纠结地想着,却听沈忘开口道:“杨五六, 昨夜里南菀将殷万福托付于你, 可见她对你之信任, 可殷万福却对你颇有微辞, 其间是何缘故?”
“那老匹夫……”刚说了开头, 杨五六赶紧改口道:“回县令大人, 那殷万福与草民, 是这么一回事——”
殷万福一家子是一路逃荒来到济南府的, 初来乍到的殷家人连条囫囵个儿的裤子都没有,殷择善到了上私塾的年纪, 还光着膀子在大街上乱窜,引得一堆大姑娘小媳妇左躲右闪,这种窘迫让心善的杨五六实在看不过眼去。
他帮殷万福张罗着, 寻了个打更的活计,给私塾老先生捎了一壶好酒, 硬是把殷择善塞了进去。而殷万福病弱的妻子,也在场五六的介绍下寻了个酱菜园子做短工。就这样,殷家人才算在历城县有了安身立命的资本。
杨五六是个鳏夫,身畔也没有一男半女,所以最开始他的的确确是将殷择善当自家小子疼的,可逐渐地,杨五六察觉地出了这对儿父子的异样,他们似乎永远无法控制住自己多疑的心魔。
两家人互帮互助的友好关系戛然而止于一个下雪的冬夜,只因为殷万福的妻子顺手帮杨五六捎了一小罐酱菜,便彻底打翻了殷万福的醋坛子,在铺着厚厚一层积雪的街道上,殷万福大声喝骂叫嚣,恨不得将曾经恩人的面子彻底踩到泥淖中。而当时十余岁的殷择善不仅不阻拦规劝,却是不问青红皂白将杨五六视若寇仇,任凭母亲在一旁哀哀哭泣也毫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