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这,陶苗就有些气愤不已。
毕竟,凭什么啊!
凭什么我们国家的护肤品化妆品, 要被国外资本嫉怠打压到这种地步, 凭什么我们自己国货产品,不能对外输出, 成为畅享国际的名牌,被国外的人追捧抢购。
凭什么这些国货产品,要被资本收购雪藏,直到付出巨大惨痛的代价重新回购归来,又要因为市场被占据而只能卷缩在一角,勉强维持生计。
这些都是凭什么啊!
陶苗一想到后世记忆里的那些画面,就觉得自己不能什么都不做,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国货品牌,在几年后被国外资本打压雪藏,再到消失在人前。
正因为这样,陶苗才动了想要开家护肤品店的心思。
不仅如此,陶苗还想通过进入到这个行业,在一步一步的提高国货品牌对外资品牌、或者是一些打着合资投资的名义,实则在成功签署合同之后,把国货品牌改头换面,成外资企业等一些手段的警惕。
当然,陶苗也可以通过自己来投资,更深层的进入到这行里也是可行的。
但是陶苗为什么选择走这条路,还是只想通过开店,一步一步慢慢来呢?
这个问题就是要考虑到钱包鼓不鼓的问题了,至少现在陶苗可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投资这会儿的老国货们。
可想而知,这会儿的老国货的护肤品与化妆品的投资门槛是得有多高了吧。
同时也可以想象,那些国外资本为什么会花费巨大的资本,来使阴招把国内的产品收购、恶意的抹黑、甚至打压至雪藏了吧。
那都是因为他们害怕,如果不做这些举措,直接进入华国市场,那么他们的化妆品与护肤品,完全无法与这些已经在国内深耕,并且靠着口碑已经发展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字号来比拼。
为此,资本们选择以温水煮青蛙的姿态,挥舞着一大笔的钱财,来到国内寻求合作投资合资办厂等等,来降低国人的警惕。
接着,在以签署各种合同为由卡主国货的销售,或者以各种借口拖延雪藏产品,有些更甚至直接把原本的国货名字直接换改为其他的名字,要么就是挂在国货的品牌,其实内里早已成为黄皮、香蕉。
而这些等到国货品牌反应过来想要自救时,就只剩下了,要么等合约到期,要么付出惨痛的违约金,不然就只能被雪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