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的百姓听了自然又是一番称颂之词。

朱瞻基兴致大起,又召来随侍在侧的吏部尚书骞义、大学士杨荣、儒臣李时勉、大理寺少卿许彬和武将颜青、李诚等人依次扶犁。

朱瞻基与孙继宗走在田边小径上缓缓而行,朱瞻基面上颇有些向往之色:“继宗,皇后小时候是不是很顽劣任性?”

“皇上怎会有此一问?”孙继宗颇有些意外。

朱瞻基唇边浮起淡淡的笑容,目光里有些悠远而凝重:“其实这么些年,朕虽然刻意宠着她,也想尽办法让她如愿,可是朕却总觉得,现在宫中的若微不是真正的若微。她原本应该是盛开在田野上的雏菊,灿烂而明媚,是积极的、开朗的、无所顾忌的。可是现在身处深宫大内,她的笑容越来越少,也越来越淡,淡得似乎让人无从察觉。朕常在想,若是当年她没有进宫,也许她会活的比现在快乐!”

“皇上!”孙继宗讶然至极,他不知该如何接语,想到儿时的若微,自然也会想到那个与她形影不离的紫烟,然而紫烟的命运……孙继宗哑然了。皇上在紫烟去世三年之后,又为他赐了名门淑媛,新进门的娇妻虽好,但她毕竟不是紫烟,也自然没有那么多儿时所共同留存的记忆……伤感的情绪包裹着继宗,让他微微有些窒息,是的,可怜的紫烟,离幸福只有一步之遥,却忽地永远失去了。如果时光能够倒流,继宗不知道紫烟会不会依旧选择这样的归途。想到若微,继宗心里又觉得稍许安慰起来,是的,若微还好……

不经意间,一只手握在了他的手上。是皇上,朱瞻基的目光中满是愧疚与安慰,不需一语,但是内中的情义却足以让孙继宗感慨万千,他怔了半晌儿之后便将儿时与若微相处的点点滴滴尽量详尽生动的讲给朱瞻基听。

在他的描述中,一个娇憨可爱的灵秀女孩仿佛就出现在朱瞻基的视线里,渐渐的天子脸上的笑容又多了起来。是的,那样可爱的若微终究还是被自己遇到了,若是她没有进宫,自己又怎会知道天地之间还有这样一个可爱的精灵存在呢?

天色接近午时,百姓们纷纷献上鲜蔬果品和自家酿制的米酒,朱瞻基与大臣们就站在田间地头用百姓家的粗瓷瓦器品尝,随侍的御膳监太监刚刚掏出银针就被朱瞻基喝令退下:“有这样纯朴的百姓争相为朕献食是朕之福,又何须银针验毒?”

于是田间围观的百姓立即欢声雷动,山呼万岁。

许彬静静地立于文臣武将当中观看如此君民和睦、其乐融融的一幕,心中突然感觉更是萧瑟孤立。他转身走出人群,想去溪边净手,然而好像一个似曾相识的影子从他眼前一晃儿就无端地消失了。

那是一个用蓝色花布包头,佝偻着身子颤颤微微的老妇人,她的手里提着一个瓦罐,正步履蹒跚地向一排低矮的土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