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孙继宗以八十五岁高龄谢世,死后得享被追赠“郯国公”,谥“荣襄”的尊荣。
纵观中国历朝历代,外戚得宠荣耀宗族却无乱政之谋并最终得以善果的,似乎也仅此一门。
由此也从另一个侧面映证了孙太后高洁谦和的品格,她的所言所行真正诠释了“母仪天下”的内蕴,做到了以宽厚博爱的胸怀来关爱天下臣民,以睿智明达的气度于禁宫深处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维护江山社稷的和谐稳定。
更以豁达淡泊的心境将事事非非宠辱功过悉数放下,留待后人评说……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据传,孙太后辞世后的第十日夜晚,天无云,明月朗,宫中守灵之人闻听西北方有声如雷。
也许,是在天际的另一端,有一位飘逸素雅的女子着一袭碧衣白裙坐在绿荷满香的湖畔弹拨琴弦。
如同潺潺淙淙流水之音的琴曲宛如远处飘来的天籁……
一缕恬淡与闲适浸染在每一个音符中,藏岁月底色、沁悠然禅意,神怡远播。
结束语
明朝十六帝共同谱写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从朱元璋率军推翻元朝统治在南京称帝起,到崇祯皇帝被李自成的义军推翻自缢于煤山止,朱明王朝存续了276年(1368-1644)。
自命为“奉天承运”的大明皇帝认为汉唐才是最正统最美好的时代,所以他们把“五经”、“四书”奉为立国之宝,把《通鉴》中所阐述的历朝历代兴亡盛衰的故事和典章制度奉为治国安邦的百科全书。
在大明王朝,曾经出现过郑和七下西洋、编纂永乐大典、仁宣之治等许多前代未曾拥有过的盛况与太平,也曾出现过震惊中外的“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红丸案”、“挺击案”,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时代必竟是前行不辍的。
《六朝纪事》以孙若微的一生为线索,描绘了从永乐初年至成化年间的那段历史。
最初的源动力只是因为喜欢。
喜欢以现代人的视角去解读曾经的历史,喜欢以现代人的智慧与积淀去思考他们曾经的处境、经历和种种选择,理解着他们的无奈,体味着他们的悲喜,这真是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情,不过静思细想时也常会忐忑生怕有所偏颇。
转念又想,其实这正是历史的魅力,因为除了史书上留下的支字片语,我们永远也不能真正得知那些记载于史册上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