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懿轻掐她的脸,嗔道:“再混说白道!”
清殊哈哈笑闹了一会儿,复又道:“世人的门第之见是固有的,可姐姐你却不能当真因为门第看轻自己,我瞧你方才的话里颇有几分自苦的意思,这才多一句嘴。”
“况且……”清殊顿了顿,“袁先生如若是顾忌门第而软弱退让的人,那便算不得良人,我也必要将他降做二等人了。总之,甭管门第不门第,咱们绝对不能委屈自个儿。”
清懿认真看着妹妹稚嫩的小脸,许久没有说话,等对方出声询问,她才露出一个温柔的笑容,感叹道:“你能有这样的心性,我很欢喜。”
清殊仰起头,骄傲道:“姐姐教得好。”
清懿笑着摇了摇头,眼底的柔和中,却带着几分复杂的情绪。
不是教得好,是保护得太好。
浔阳地僻,阮家又是当地高门大户,她自小就生活得无忧无虑。来了京里这许久,除了项府雅集那次小打小闹似的麻烦,她其实从未见过权势的威压。
清懿闭了闭眼,遮住眼底一瞬间的忧虑,再睁眼,又是柔和一片,“椒椒,你原先同我说,你梦见过世外桃源。那里无论男女都能念书,都能科考。贩夫走卒同士大夫能穿一样的衣裳,那你在梦里是做甚么的呢?”
清殊愣了愣,不知道姐姐为什么还记得她小时候的话。
那时她才五岁,有个伺候过她的丫鬟和外头的小子有了私情。被管事抓住打了半死撵了出去,没几日便病死了。阮家老祖宗知道消息,打发人送了两包银子给丫鬟的爹娘,权当丧葬费。
消息传到清殊这里时,她呆坐了很久,那丫鬟陪她放过风筝,给她做过衣裳,甚至她还亲眼见过丫鬟为情郎做的香包。彼时,那丫鬟脸蛋通红,俨然是个十六七岁,情窦初开的姑娘模样。搁二十一世纪,就是一个正在读高中的少女。
花一样的年纪,说死便死了。
那是清殊第一次知道,人命的轻贱。也是第一次知道,这个时代终究是不同的。譬如,彩袖和翠烟她们固然为这丫鬟难过,却从不觉得管事打她的行为有错处。因为,高门大户的规矩向来如此。
清殊也是从那时起,慢慢接受这样的规矩。丫鬟情窦初开是人之本性,不是她的错。管事秉公办事,也不是他的错。阮家以仁义闻名,附送不守规矩的丫鬟丧葬费,更是妥帖至极。错的究竟是这个世道罢了,丫鬟的命,如何能算命呢?
她摸着那只风筝,坐在门槛上发呆了许久,直到清懿过来摸了摸她的脑袋,她才终于把头埋进姐姐怀里,恸哭出声。
当天夜里,她实在难受极了,似真非真地借做梦的幌子,说出那些石破天惊的话。
也仅有那一次,她将未来的世界描绘成世外桃源,展现在一个古人面前。
后来却是不敢了,她害怕姐姐会认为她离经叛道,又怕姐姐真的认同她的话,最终活得与这个世道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