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而且学堂也不像之前私塾那边孩子们一心只读圣贤书,从这些年荣省成为大国第一个学问之乡,后面更是让其他省份无法比拟超越,就连京城那边前几年都派先生和学子来学习。

虽然来的时候很不情愿,但后学习交流时间结束一个个都不愿意回去,最近几年那些高学府更是放下架子来荣省。

荣福县城的学子们还对外刮起了校服之风,季福的店铺每年都会接到来自各个地方学堂的校服预订,虽然不能来荣县读书,但能跟荣福县城的那些大佬穿同店做出来的校服,四舍五入也能像大佬他们一样厉害。

随即,校服之风很快就成为追“星”之景。

即使各个省份店铺都有跟风做同样的校服,但是季福打造出来的“行福”牌子下的衣物要受大国文人追捧。

季福也再一次体会到荆行教他的那些消费心理。

他也把此时跟荆行说了,荆行笑着摸他头,笑的还像成亲那时般宠溺,声音也压低带着几分柔和,“哥哥真是好学生。”

季福要比荆行大一岁,之前季福用这个让荆行叫“哥哥”,他都是在床上一边使坏一边喊的,但现在,越老越不正经。

翌日一早,季福就爬起来买菜,刚一起身床帘都还没有撩开,就被腰间的手臂拉了回去。

“怎么起这么早?”

季福又从荆行怀里爬起来,在荆行脸上亲了亲,“你昨日不是想吃河蟹,我早点去菜市场看看,买些回来。”

“川大厨呢?”荆行一手顺着季福的衣角摸了进去,一边抬头朝季福唇上亲了亲。

季福一边笑一边双手捧住荆行的俊脸,声音温柔,“你忘了,川大厨昨日来跟我们请了几日的假回家张罗他闺女的婚事。”

荆行睁开眼睛,想了一下,是有这么回事,正想跟季福一起起床去菜市场买菜回来,季福却伸手按住他肩膀,按了回去,“你昨日回来的晚,睡的也晚。现在也还早,再睡会儿,我一会儿就回来了。”

说着,季福就在荆行的额头上亲了两下。

荆行懒懒“嗯”了一声,也不强求,但还是扣着人亲昵了一会儿才放人,他就这么躺在床上看着季福穿衣洗漱,想着这个时候正是吃河蟹的时候,初秋螃蟹肥美。

季福来到菜场后仔细挑了挑,摊主是个十一二岁的小哥儿,家中的姊妹在季福的店铺里做工,自然是认得季福的,小哥儿是个嘴笨的,没跟季福搭话只是一心帮季福挑选肥硕的螃蟹。

小哥儿旁边是他父亲,庄稼老汉子,看着季福蹲下挑螃蟹便一直说这个螃蟹多好多肥,话语简单又单调,但却能感受到这位父亲努力给自己孩子招揽生意。

倒是季福对这小哥儿有些印象,正是因为对这小家伙眼熟,看着他面前篮子的螃蟹各大硕肥便停下脚步挑拣起来。

小哥儿给季福吃称了重,说了斤两,他父亲看到季福递过来银钱,连忙摆手,说:“要不了这么多钱。”

季福笑着道:“小哥儿的螃蟹比旁人的都要肥硕,一看就是用心挑拣过的,我又买了这么多,哪能占你们这么大便宜。”

老汉朝季福道谢。

小哥儿腼腆接过季福手里的银钱,抬起小脸,一双眼里亮闪闪的。

季福看着这小哥儿的样子就想到自己从前,朝小哥儿笑了一下,夸奖道:“很不错。”

小哥儿咧开小嘴笑了起来,末了还有些不好意思。

季福跟荆行这么多年,再加上有了季福瑞这个小家伙,该夸奖的时候一点都不会吝啬,季福瑞小家伙从小就的到荆行和季福的许许多多的夸赞。

对季福来说,虽然家里就他一个孩子,而且他还是老来子,季汉子和季阿姆都疼他宠他,这一点上,季福就要比村里那些哥儿们幸福很多,但是季阿姆和季汉子都不是有什么就会跟家里人说,情感也不外露,对季福的夸赞表扬也少。

季福就像季汉子季阿姆那般,性子温和腼腆。

就算跟着王哥儿一起玩,时不时就要被王哥儿直白的话弄脸红。

直到与荆行在一起后,荆行对他毫不吝啬任何夸赞表扬,荆行也会向他讨表扬,渐渐的也不再难以开口。

季福回到家,荆行已经起来了,此时正带着季福瑞在院子里锻炼身体,小家伙作息很规律,荆行几乎每天都会带着他锻炼,小家伙像荆行,对格斗这方面很感兴趣,小脑瓜也聪明,像模像样跟着荆行出拳踢脚。

荆行对自己的孩子那是一个有耐心,他性子就是这般,对外冷对内就温柔贴心,小家伙喜欢崇拜的荆行,当然,季福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