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谢征,让他忽然觉得很遥远,碰不到、抓不住,好似隔着天堑。
一炷香燃到尽头,连天声势复又起伏,傅偏楼回过神,胸腔狂跳。
他攥紧羊裘披风,感到手心毛茸茸的暖意,垂下眼睫,说不明白地,一时间非常不是滋味。
按照规矩,谢征将香灰分成三摞,三叩九拜。
旁边青年看他每拜一回,就喊一句吉祥话,祈祷风调雨顺,天官赐福。
祭拜完毕,几人转身出了庙宇。谢征找了好一会儿,才在梁柱后瞧见了不知在想什么心思的傅偏楼。
“躲那儿做什么?”他有些无奈,朝少年伸出手去,下颌点了点门口,“走了。”
傅偏楼欲言又止地看了他好几眼,才“哦”了一声,将手搭上来。
外头,微冷的风扑面而来,一丝凉意很快被人挤人的热气淹没。
放鸽子的放鸽子,赶家畜的赶家畜,不少人聚在一起,和着击掌的拍子唱:
“粘户红笺墨色新,衣冠揖让蔼然亲。香灯提出明如海,都向镇前迎喜神。”
锣响,外围忽然有人大叫:“什么东西窜过去了?”
“是只野兔!”
听闻这声,老人家就笑开了:“好,好啊!这兆头吉祥!喜神今年也眷顾咱们永安镇呢!”
庆典一样的请喜神持续到日头升起,各家各户还要忙着祭祖,捡了根庙旁备好的柴枝,招财回家。
带队的几个年轻人这才有空歇下,到客栈脱掉厚重的吉服,道一声贺喜,也各回各家去了。
谢征与钱掌柜一道将前堂和门口收拾干净,烧纸祭祖,犒劳财神爷;老徐和傅偏楼则忙不迭地起灶开锅烧硬菜,准备做一桌团圆饭。
午后傅偏楼去杨家送喜蛋,被杨婶塞了个大红包,提着一盒特地为他做的红豆年糕回来,眼睛都笑弯了。
晚上四人简单地凑了一桌,钱掌柜听说中秋时谢征去了陈勤那儿喝酒,登时拉住他和老徐,硬是要来斗上一轮酒,为此不惜搬出了珍藏多年的陈酿。谢征推辞不过,只得应了。
他酒量浅,运气倒很好,划拳投骰子没几回输的,大多时候只看着对面猛灌。
饶是如此,那张俊秀的脸也红了半边。
傅偏楼年纪小,完全不给碰酒,在旁边看得早就好奇到不行。
发觉谢征不是很清醒了,便偷偷背过身拿了根筷子,沾了些许酒液就往嘴里送。
“呸呸呸!”他被辣得一个激灵,赶忙灌下一大口茶漱漱味道。
回过头,却见谢征似笑非笑地盯着他,顿时缩起脖子,埋头在披风里,只留一只滴溜溜的黑眸心虚地游移。
“真不听话。”
谢征倒也没那么严苛,轻轻弹了下少年额头,就揭过了。
他执起酒杯,抿了一口,视线有些迷离。
背后,钱掌柜喝高了,勒着老徐的脖子呜呜地哭,哭完又笑,老徐则不断絮叨地背着菜谱。和他俩相比,谢征醉得实在太安静。
安静得甚至有些寂寥。
傅偏楼瞧了好一会儿,跳下长凳,一声不吭地跑走了。
客栈的团圆饭吃了很久,谢征自认没喝太多,头脑却依旧昏昏沉沉,很不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