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到苦处,不信神佛。
老人第一次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当一切人力已尽,再也无法可想的时候,能做的,就唯有祈求超越人的力量,降下奇迹。
主持不忍心看老人如此痛苦,叹了口气,带着她去了佛前,亲自主持仪式,把一枚开光后的玉佛送给她,让她拿回去,给小孙子戴上,若是有缘,兴许可保平安。
兰砚亭披星戴月的赶到y市的时候,兰若已经奇迹般的脱离了危险,脖子上,红绳系着的玉佛晶莹剔透,正随着孩子平稳的呼吸一起一伏。
那之后,兰若就再也没有把玉佛取下来过。
兰砚亭本打算带他回医疗条件更好的江都生活,那时的他已经顺利度过危险期,兰氏集团更上一层楼,攀上了全江都最稳的大腿宋氏。一切步上正轨,恰好是弥补多年来缺失的父子亲情的好时机。
但兰奶奶拒绝了,她抱着兰若不肯松手,坚持要带着他去广瀑寺里住一段时间,说是为了还愿。
兰砚亭不相信儿子的好转是因为神佛之力,哭笑不得,但却拗不过固执的老母亲,只能无奈答应,再把兰若留在y市一年,等到七岁该上小学的时候,再来接他回江都。
就这样,出院以后,兰若就跟着爷爷奶奶,搬到了广瀑寺附近,日日都去参拜……那一整年,他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寺庙里度过的。
兰若对那段时间发生过的事,印象还算深刻。
大病初愈之后,虚弱持续了很久,足足小半年的时间里,他走路都不太稳当,再也不敢像从前那样满大街的疯跑,步子迈得大了腿就软,东西吃的不太合适就会吐……对于好奇心旺盛,活泼过头的小朋友来说,这无疑是非常巨大的打击。
兰若依稀记得,搬家之后的至少一个多月,他每天都会躲在寺庙的角落里偷偷掉眼泪,哀叹自己“半身不遂”的后半辈子。
当然,半身不遂这种高级词汇,是他从寺庙里的小沙弥那里学来的,他们经常用这个词吐槽庙里的跛脚扫地僧,因为那老头脾气差,每天最爱做的事情就是跳脚骂人——不吐脏字的那种。
兰若偷偷观察过,觉得自己摇摇晃晃,三步一跌的样子,跟扫地憎没什么区别,因此抽泣着把“半身不遂”的称号,对号入座到了自己身上。
每天都s林黛玉的生活,直到他遇到另一个比自己更倒霉的倒霉蛋为止。
倒霉蛋是他偶然发现的。据他观察,此人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死狗一样出现在寺庙后院隐蔽的小树林空地上,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从头到脚,凡是露出来的地方都有伤痕,有的只是青紫,有的则划破皮肤,淌出鲜血。
兰若不喜欢血。之前生病住院的时候,有时候他会因为剧烈的呕吐而消化道出血,从嗓子眼里吐出血来,那浓郁的铁锈味,直到现在都能让他下意识的干呕。
因为这个,他观察了倒霉蛋足足一周,都没有鼓起勇气来靠近。
他把观察倒霉蛋当成了最新的娱乐,并且在这种小心翼翼的窥探中,满足了自己那无休止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