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完饭,李清书就把中稿的来信还有汇款单拿出来给李爸李妈看,李妈这次比较淡定,李爸之前每次好事都不在家,这次正好赶上,别提多激动了,明明信上的字他也就认识几个,还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
“我闺女真厉害,二弟家的宝树在县里学又怎么样,他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吗?他能跳级吗?”李爸一边说一边喜滋滋地看着信。
李妈拍了李爸一下,“别拿我家青青和他家比,有啥好比的。”
李清书觉得不对劲,问道:“妈,咋了,二叔来过了?”
“你爸前几天遇到你二叔了,好歹是兄弟,住的地方也不能不说,所以我就说把他们请来吃顿家常饭,结果你二叔那天来了眼红咱家的位置,明理暗里的打听我们哪儿来的钱,你二婶还一个劲地夸她家宝树在县里读书成绩好,还说镇上读书不行,中考都参加不了。”
李爸在旁边默默听着没出声,但是眉眼中还有怒气,似乎还在为那天的话气愤。
李清书听了安慰他们,“爸,妈,别听二婶瞎说,我打听过了,我们学校的预选通过率挺高的,别担心啊,你们闺女还不至于连中考的资格都没有,二叔他们就是看我们家越来越好了嫉妒羡慕呢,咱不理睬,逢年过节过得去就行了,过好我们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李妈听了看向李爸说道:“你看,我就说咱闺女没问题吧,你就瞎担心,以后那边说的话你就别往心里去,还气到自己了吧。”
李清书听室友说过这个预选,就是和那初中毕业证的考试一样,相当于会考,而且他们学校的通过率算比较高的了,只要不是排名中下的都没什么问题了。
她还听室友科普说学校的江老师特别有资历,来他们学校教书三十多年了,有他坐镇,学校每年的通过率才越来越高,要知道有些学校参加中考的比例只有一二十。
李清书为了让李爸李妈放心,还头一次在考完试后说自己考得非常好这种话,放在以前,她可不敢这么自信地说话。
“好了,早点睡吧,爸妈,明天还得陪我去邮局取钱呢。”
“对对,早点睡。”
第二天,李爸和李妈忙完早上店里的活后,陪着女儿到邮局取了钱。
李清书拿到钱后留了五块,其余全部给了李爸李妈,她没问过家里的账,虽然从李爸李妈的面色看应该是赚钱的,但是资金多备点不是坏事。
一家人把店关了之后,坐车回家,到村里的时候遇到好几个熟人问李爸:“国强,听说你今年没出去,在县里做生意了?”
李爸无论谁问都是笑呵呵地回答:“也不算做生意,就是县里打工的。”
李清书好久没回老房子,还真有点想念家里的大炕,睡起来比学校和县里的都舒服。
李妈拍了拍被子,对李爸说:“明天和老屋那边错开吧,早点扫完让青青回学校。”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