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页

巫夷人家 九溪 1640 字 2024-01-10

吃完一顿热热闹闹的早饭,阿苏南牵着阿爸的衣角往街上走。

这个时代这个地界,乌衣寨无疑是繁华的,寨子里有两条象模象样的八尺大街,最热闹的那条叫作“叫鱼街”,整条街临河而建,街东头有一座七尺宽的木头桥,叫作“钓鱼桥”。

说起这座钓鱼桥,那可是鼎鼎大名,连六岁伢崽阿苏南都有听说过——据说很多很多年以前,当乌衣寨还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寨子的时候,桥上总有人钓鱼,曾经有人钓起来一种很奇怪的会叫的鱼,于是得了一个名儿叫作“钓鱼桥”,后来桥那边建起来一条街,人们想起那条会叫的鱼,于是就有了一条“叫鱼街”。

叫鱼街是“半边街”,街的一边商铺连着商铺,有食肆、布庄、首饰铺子、瓷器店漆器店,甚至还有一家专本售卖文具书籍的“文宝房”;街的另外一边则是乌衣河,大概是害怕小孩子掉进河里,沿河搭了一道两尺高的木栏杆,走的是巫夷式的粗犷简洁路线,天然又实用,正好给过往的行人歇脚用。不过这会子坐到栏杆上竭脚就不用想了,夷家人实诚可不笨,一年一度的赶山会,大好的商机本地人可不会放弃,一大早就有人沿着河边摆了一溜小摊,摊子连着摊子,吃的、用的、玩的……东西没有店里的好,却绝对是价廉实惠。

多出这么一溜路边摊子,八尺街面窄了一半,阿苏南站在桥上望过去,但见叫鱼街上人头攒动,阿朵们穿着鲜艳的百褶长裙,阿哥们披着长长的察瓦斗篷(注2),头上的竹笠色彩各异花样百出,在商贩间流连忘返……这副场景阿苏南还是第一次见到,黑漆漆的眼睛一时间瞪的又大又圆。

被阿爸牵着小手走入街市,一家一家的店铺看过来,他们没钱,大门面的商家进去看看就出来了,更多的时间给耗在了沿河的小摊子上面。这个时空或许也有非常精致的商品,但肯定不会出现在乌衣寨的路边摊上,阿爸看小孩子不吵不闹,更没有像其他伢崽样嚷嚷着乱要东西(他们旁边就有一个小伢崽正坐地上嚎淘大哭呢),只以为是自家孩子懂事,欣慰不已,却不知是东西入不了他家伢崽的眼。

临近中午的时候经过一家首饰铺,小孩子突然拽着阿爸进到店里,原来是看中了缀在窗前的一长串香囊,这家首饰铺主要售卖铜饰木饰,也卖些香囊之类的小玩件,香囊是巫夷人随身携带的物品,内里装的不是香料是药草,驱赶毒虫用。

阿爸只以为小孩子被花花绿绿的香包迷了眼,连拉几下没拉走,蹲下身哄孩子:“南仔乖,回家让阿朵给你做几个,比它们都要漂亮。”

小家伙却露出一个狡黠的笑容,挣开阿爸的手,跑到柜上去了。

“阿叔,我有很漂亮的香囊,你看一下好不好?”阿苏南瞅着这人和颜悦色却很有些气度,像是老板,跑到他面前踮起脚尖攀上高高的柜台,递出手里的香囊。

第5章 邂逅乌衣

阿苏南好眼色,找上的正是店主,商家讲究和气生财,大都不会冷眼赶人,只赶山会期间客人实在是太多了,店里忙不过来,像阿苏南父子一看就不是正经买主,店家也是不愿意把时间白白耗费在他们身上的。现在看这小伢崽跑来添乱,先自烦燥了几分,再看孩子手上的香包,土布扎染,色泽也不鲜艳,一看就是山里人自家缝的东西,笑着敷衍了一句“是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