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页

巫夷人家 九溪 1727 字 2024-01-10

又是驴子又是牛的,朗阿寨半月变脸,甚至连传说中的水车都快要有了——雨满阿爸当众夸下海口,说他家娃子必定会返回寨子嫁郎生子住上一辈子,于是由栎侍者牵头赊来一台水车,以应对正在一步步逼近的干旱……

不到一个月,朗阿寨就隐隐有了要与刀莱抗衡的势头,变化大到连阿苏南都生出一种正在做梦的感觉。不过于他来说,这些个变化可不全都是好事,他弄个辛苦的赚钱,图的是啥?不就是想让家里人都过上好日子、让阿妈阿爸可以过的轻省一点吗?现在倒好,他们每天都要忙到三更半夜,天不亮又要起床为巫童巫士还有神侍大人们准备早餐,天天如此。

因了这个缘故,小家伙不开心,时时都板着脸,以前就不爱说笑,现在更是成了一枚木瓜正太。有碎嘴子在背后讲小话,说他是因为没有觉醒在闹小脾气,还说这小伢也是可怜,以前可是个人尖子,全寨子独一份的,现在却一下子跌落沟底,连阿浸家的小黑仔都把他给比了下去……此话一出,立即收获白眼一堆,被人呛白说你倒是说说看,现在寨子里有哪家人的日子过的比阿苏家还要肥润还要厚实?那个样子都叫“可怜”?那我也想可怜可怜!

如此又过了半个月,在各种忙碌各种情绪当中,终于,马帮再次进寨,这一次他们带来的,是承载着全寨子共同期望的水车,而与马帮一同进寨的,还有一位不速之客。

第28章 不速之客

时隔半月,寨子里又一次敲响“迎客钟”,其时阿苏南正和阿朵在牛栏里面喂兔子。

他家现在”兔丁“猛增,尤其这阵子隔三岔五就有人拎着兔子上门,大的下锅,小的养起,一来二去,家里养的兔子已经有五十只之多,个顶个的能吃,再加上多出来两头猪仔,打草的活计越来越繁重,这才不得不雇请人帮忙。

而自打神庙来人,虽然伊落不曾过来,但他的那些个手下却是一得闲就往寨子里跑,每次过来必上他家——这帮阿哥正是吃穷老子的年纪,显然并不满足于十天才得一次的牙祭,而寨子里卖吃食的又仅只两家(还有一家是朗阿依路家),阿苏家以花样繁多胜出,他们也是别无选择。

于是,阿苏家俨然成了大人物们经常光顾的聚会场所,阿苏南连忙撺掇着阿爸扩充院子,反正到处都是空地,弄大一点,隔离家畜,正好弄一间“竹舍食馆”出来。

阿爸有听进去,不过最后的成品跟他的预期还是有很大出入——几个月后觉醒者就要离开,阿爸阿妈害怕他们走后寨子里不复今日的热闹,没有扩充后院,只是把院子整治了一番,移栽了一些当季花草,又在院子当中搭起一座四面敞亮的竹楼,放了些竹桌竹椅竹塌进去,勉勉强强有了“竹舍食馆”的雏形,目前他家的留堂食客仅止限于巫士和神侍,倒是够用。

至于家畜家禽,则在离家不远的下风处圈了一块地,打上木桩围起篱笆,又搭了两个简陋竹棚,就把鸡兔猪仔还有小牛犊子一股脑全部关了进去,鉴于全寨子仅此一牛,这个地方很快就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叫作“阿苏家的牛栏”。

昨天听阿朵讲有两只母兔怀了崽,阿苏南今天专程过牛栏查看,听到钟声,阿朵背上背篓风风火火就要往外跑,还连声催促幼弟,生怕去晚了看不到水车。

阿苏南很无奈:“阿朵,我们家离寨门弄个远,现在跑过去除了后脑勺啥都看不到。”

“是个哟,”阿朵慢下脚步,不甘不愿地放下背篓,“再说水车又不会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