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页

巫夷人家 九溪 1618 字 2024-01-10

于是阿苏南又是讲又是画给她开了一堂小灶,到最后,一篇简稿有一半都是出自阿苏南的手笔……对于米萝,他倒是不太苛刻,毕竟只有十五岁,还是职场的新新人类,不能要求太高,可爱又努力的小朵朵谁都会怜惜!

此后的事情,调集人手,实地斟查,做总筹划,各种预算……诸如此类,这些事情通通超出阿苏南的能力所及,基本上他就只有旁观学习的份儿了。

巫夷的国家机器一旦开动起来,速度也是极其惊人的,几日时间,前期人员纷纷到位,当中包括月街和垅关两所学馆专功水学的长师(这几人都有参加阿苏南的讲演会),他们的得意弟子,农商司水利院的专职治水官员,以及负责提供安全保障以及巫器操作的一干中低阶巫士。

到得此时,阿苏南基本上就没什么用处了,他也乐的走人,毕竟前后两世他都是文科生,他只负责提供理念,至于如何变作现实,那是专业人员的事情,他就不参于了。

——

时隔半月,阿苏南再次回到木关月滩,先去《迁移火线》编辑部,恭贺首期大获成功,然后马上处理迁移司的各项公务,忙的一塌糊涂。

离开之前他从游民中招募了文书和账房助理,结果他刚把人招进来就失踪了,紧跟着连迁移司的督长大人都找不到影儿了,公务积了一大堆不多,还害的几位新雇员担惊受怕了半个月,生怕好不容易才找到的活计又泡了汤。

这几位新员工还真是不错,老板不在,该做的事情一样没拉下,当然,这些天很多时候他们都是无所事事,但这个是阿苏南这个老板的问题,不关他们的事。所以,为了安抚(?)几人,阿苏南马上给他们安排了一堆活计,事情多到连阿苏南都觉着不太好意思,这几位却是心下大定,欢喜的不得了,一个个跟受虐狂似的。

如此耗掉大半天,等到他终于带着护卫赶到游民营地的时候,已经是夕阳西下,快到晚粥时间了。

仅仅半个月,游民营地已经出现了诸多变化,十二座木棚子全都加装了带有窗户的四壁,至少看起来像是屋子而不是棚子了。屋子里面,在一众草席之间,出现了四十余张矮床,这是木器组这些天赶制出来的。营长速越陌制定了“幼童优先”的分配方案,按照娃崽的年龄排序,孩子越是年幼越早分到木床,阿苏南认可了这一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