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口的家在附近的小村落里面。村子,于夷家人来说也是个新鲜词汇,以前大家只知道寨子都在山上,而山下邻水而居的都叫湾滩,可阿南大人说新安这地界人太少,二三十户农家聚集在一起,既不在山上,也不在大河边上,那就干脆叫村子吧,方寸之间,筑木而居,正好合适。
而芯草家所在的这个村子,院子倒是建造了二三十户,目前入住的仅只九户,离住满还早呢。不过户数虽少,位置却着实是不错,就在车马道旁边,距新街南城门不过两里地,从家里走到学馆也不到六里,方便的很。她家的院子在村子的边上,远离晒场不说,最近一户邻家也在数十米之外,院门一关,连个声响都听不见,别人都不喜欢,她却是求之不得。
一直等到返回家里,芯草阿爸兑了温水冲洗过身子,才又开口讲话:“今天村长说我们村子要进人了,这次要进来七户,听说明后天就到,动作快一点的话,可以种上一季稻米,至不济,也可以种两季红薯。”
芯草阿妈默然片刻,道:“他阿爸,我想让芯草下个月进学。”
芯草阿爸的脸色一下子变的难看无比。
芯草阿妈的脸色也不太好:“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多,芯草都八岁了,再不进学,被人讲闲话事小,就怕引来猜疑。”
顿了顿,也不知是在宽慰孩子阿爸,还是在宽慰自己,又道:“我们家芯草聪明,这阵子已经可以控制能力了,就算偶尔出点疏漏,身边都是小孩子,又有我帮忙遮掩,你也不用太担心。”
芯草阿爸却闷声道:“前几天才刚刚出过事,一巴掌差点把一根柴禾劈成两段。”
芯草阿妈一愣:“我做甚不知道?”
“怕你担心没告诉你,”芯草阿爸叹口气,“还是再等半年吧。”
芯草阿妈不说话了,夫妻俩一个准备晚饭,一个打磨农具,各自闷头做事。
过了好一阵,芯草阿妈才又想起一桩要紧事:“明日旬休,我已经跟小安医师讲好了,我们明天下午过去,他帮你诊病。”
“好好的去看诊做甚,”芯草阿爸嘟哝了一句,一抬头,瞅见自家女人的脸色,立时又改了话,“那就去看看吧,我不是害怕田里活计做不完嘛……”
第二天是旬休日,不用去学馆,上午夫妻两人都下了田。吃过中午,一家子梳洗干净,又换上出门的衣衫,顶着日头由南门进新街去了。
……
不算小街小巷,新街目前只有四条大街,最大最繁华的当数贯穿南北的南街和北街。
邬赫离夫妻两人都跟阿苏南签了终身佣契,一家三口都是长住在阿苏南的大宅里,不过他们在新街也拥有一栋木楼,位置就在南北街的交汇处,妥妥的黄金区域黄金街段。而且这栋楼还跟邬赫安师傅的木楼紧挨在一起,两栋楼的楼下都是店铺,正好一边做医馆,一边开药铺,不用上学的日子,邬赫安十有八|九都呆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