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刚才看了新街的城墙就知新街建好之后会有多大了,现在只建好了当中和南门这一小块,其他很多地方都还是荒地,以后那些荒地上都要建造房舍和街市,那可都是活计,”讲到此阿苏南心里一动,话风一转,“其实现在就有一个现成的活计,我想在宅子里筑一道院墙,你们要是愿意的话就交给你们来做吧。”
“宅子里筑院墙?好好的修院墙做啥?”阿妈完全无法理解。
于是阿苏南又简单讲了讲医士学馆的事情,这下子连搬迁过来的几户人家也立即决定,每家都要留下一个壮劳力帮忙修围墙,不过工钱就不用算了,一道围墙而已,两天就修好了,乡里乡亲的,不用算的这般清,他们还在阿苏家里白吃白住呢。
※※※※※※※※※※※※※※※※※※※※
不想上黑榜,今天赶了一天的稿,明天还是四五千字,好累……
……
谢谢“bear”,和“读者之中”的营养液,有心了,多谢_
第122章 竹衣来访
这一天收获颇丰,拖家带口搬过来的四户人家全都暗挫挫地觉着自个儿英明神武,其他要眼见为实的“稳妥派”则无一例外一致决定:搬,一定要搬,越快越好,只要能够种上一季稻米,今年到手的粮食就比朗阿多,而且至少会多上两成!
最后,跟着他们一起搬过来的有十八户,另有四十余户实在舍不得已经种下的庄稼,一直拖到秋收过后才搬迁,此乃后话。
至于乌衣客人这边,情况要复杂一点,说到买店置业,个个情绪高涨,说到搬家,只有三户是铁了心要搬的,其余人等的说辞都是搬家事大,要一步一步来,先买房买铺置好业,过两年等乌衣那边的家业都处置好了,再说搬家的话。至于店铺不开门要收回去?好办啊,先雇个店员过来看着店子不就成了……说到底,这些人就跟前世的炒房客一样,有一定的商业眼光,也敢承担一定的风险,想着先把好路段的房子占着,等到十年二十年以后,新街真正繁盛起来,没准儿就是三倍四倍的回报。
对此阿苏南倒不觉着有多反感,不管怎样,店铺卖出去了,还开了张,这个就算是功成一半。何况他们还要雇佣店员,那些店员可不是机器人,来到新安看到这边的好处,他们不会把家人都迁过来啊?……总而言之,先把人气养起来,新安现在最缺的就是人,等到以后人多了,生活便利起来,街市繁华起来,自然就会吸引到小康人家举家迁入。
第二天,阿苏南要忙公务,由邬赫离带着几户新迁户去迁移司签字画押,并挑选落户村落。说来也巧,这几户都相中了芯草阿妈的村子,邬赫离也是个有心人,帮两边牵了线,最后芯草阿爸跟两户朗阿人讲好,让他们帮忙照看自家的七亩地,每亩只用给他这个“地主”五十斤稻米就成,剩下的都归他们。要知芯草家的秧苗已经种好,下种的时间不一样,以后两边收割的时间也是错开的,完全不影响新迁户的农时,这个结果可说是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