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洛娃这个休赛季和自己前教练格蕾·亚历菲拉卡娅撕得不可开交,两人闹得十分难看,之后丹尼洛娃出走格蕾组,她没有像其他俄罗斯女单一样在国内寻求教练,而是去了北美师从加拿大名教头布洛克·霍华德。
布洛克·霍华德是如今花滑界的顶级教练,曾教出男单和女单的明星级奥运冠军,他的弟子已经连续四届在奥运会中拿到了金牌或奖牌。是如今单人滑里的级教练。
俄罗斯作为花滑大国,国内不缺名教头也不缺训练资源,某种程度上还跟北美派系算是对立的形势,然而丹尼洛娃执意去北美不仅去还成功了,这并不是代表俄罗斯势力跟北美握手言和,更多的是说明丹尼洛娃作为选手本身的特殊性——她拥有以往俄罗斯女单难以企及的热度和影响力。
自然,也会承担着最多的舆论压力,毕竟有失有得嘛。
丹尼洛娃转组后,所有人都在看她转组后的发挥,因为当初休赛季大家各执一词简直吵得一团乱麻。格蕾教练家虽然动不动就有学生出走,但她本人始终对这种行为非常痛恨,除了当初早早退役的安娜·丹尼洛娃,其他的学生从没有在她手里全身而退过,而且她组里的编舞师斯捷潘也是个舆论小斗士,虽说是个编舞师,但发文采访一条龙,怎么拱火怎么来。
而这边的丹尼洛娃是打小就跟着格蕾教练的,见证了好多师姐出走时与格蕾教练的牵扯,套路比格蕾教练玩的还熟。另一边的霍华德也不是善茬,亲自下场发s接受采访,为自己的新弟子辩护,甚至是指责格蕾教练的训练方式有问题,一下子把个转组上升到了训练理念的高度上。
整个休赛季你方唱罢我登场那叫一个精彩,除了三国杀还有其他旁观者发表看法混进来,整得冰迷们每天都像在瓜田里上蹿下跳的猹。
丹尼洛娃转组自然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目标是为了四年后北京冬奥会的金牌,一旦她发挥失常就等于自己打脸。而事实是,这个赛季她的发挥远达不到预期。
大奖赛两站铜牌,职业生涯头一次没进总决赛。俄锦赛排名第五,因为第三第四名是青年组的年龄不够才有了出战的机会。欧锦赛第三,输给卫冕的帕夫柳琴科和小将基里佐娃。当初越是风光无限话说的越狠,如今的丹尼洛娃就越是着急。
宋颜宁能看出丹尼洛娃的紧绷,因为她在舞蹈的时候手臂和表情都很僵硬,滑行越发慢了些,尤其是起跳前显得小心翼翼。
当年的丹尼洛娃可不是这样。标志性的夸张丰富的表情,大幅度的舞蹈动作,任性到可以不顾规则多跳一个3t,振振有词的在采访时表示既然可以跳为什么不跳呢。那时候的她是天之骄女众星捧月,哪怕勾手跳错刃都能加满分,多一个跳跃也能破纪录拿冠军。
掌声让宋颜宁回神,宋颜宁看到丹尼洛娃振臂欢呼,扬眉吐气,刚才她技术发挥没有疏漏,按照以往的套路,她会拿到不错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