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分藩王、废宰相,朱元璋还有其他被批评的地方,比如恢复殉葬制度。本来人殉制度主要在商朝,帝制早期的秦汉就式微了,开始用木俑陶俑代替,所以始皇帝被大家亲切地成为“初代手办爱好者”。后来,辽、金、元、明、清都有过活人殉葬的事。可这件事,只有大明被骂得最厉害,为什么呢?因为其他几个,不是少数民族割据政权,就是少数民族政权,只有明是汉家王朝。汉人都自觉自己是文明人,是开化的种族,不应该做那么落后、残忍的事。因此,废除殉葬制度,不仅是康熙帝的功绩,也是朱祁镇那乌漆嘛黑的人生中,屈指可数的可称赞之处。】
啊这……
还有此等反转?
大臣们偷偷觑皇帝,皇帝竟然在这件事上,成了朱祁镇这个卖国蠢物的反例?
这样的对比,令朝臣们都有点无言以对。没想到后世之人对人殉一事,如此在意。
“天幕分别是非对错与明军昏君的标准,竟是从头到尾都如此,未曾变过。”邝埜惊叹道。
旁边的人问:“邝大人何出此言?”
邝埜笑了笑,道:“太祖被天幕指责之处,皆是不利于朝政不利于民的。”
藩王之乱,只会让百姓生活不稳定,这人殉制度更明显了,陪葬的除了后妃,还有一些奴仆下人。高高在上者不在意他们的性命,可天幕显然将每一个人都看做是人,不论是天潢贵胄,或者是贩夫走卒。
邝埜的话,令许多人深思琢磨,“社稷为重,君为轻”是这天幕一直贯彻的吗?
朱元璋揉了揉额头,他也没想到,活埋人这件事,会让后世人如此在意。
【为何明朝开始,就是对女性压迫加重的加速期?从不断被推广的裹小脚,再到贞洁牌坊等等,女性的地位,相对于宋朝时期,有了一个加速跌落的过程?主播个人以为,这和朝廷的引导分不开关系1。他们将女性更严苛地关了起来,皇家为防止后宫干政,直接从小门小户选妃选后,但他们忘了皇子公主们又成长于这样的妇人之手;民间也就跟紧步伐,加速了对女性的束缚,不仅身体上摧残女性,精神上也要束缚女性。宋朝女子再嫁不是奇事,到了明朝,寡妇都要守着一个石头搭建的门楼子过一辈子。“程朱理学”就是诞生在这样的土壤的,它不是横空出世的,是社会思想酝酿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