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庆惶恐地摇头道:“在下不知。”
方维笑道:“李荣庆,你是举人,照例可以免跪。会试考的怎样?”
李荣庆眼睛就睁大了,踌躇了一下,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半晌才答道:“还好。”
方维点点头,又问道:“你的本经是?”
李荣庆答道:“是春秋。”
方维微笑道:“既然你说还好,那就把你的本经卷子默写下来吧。”
李荣庆吃了一惊,抬头看着方维,一脸茫然。
方维笑道:“难不成是出了考场就忘了?忘得这样快。”
他慌乱地说道:“没有。只是仓促之间,一时记不了许多。”
方维道:“文房四宝我们给你,你慢慢想,慢慢写,不用着急。”便对陆耀点点头。
陆耀便叫人过来道:“找间清净的屋子,给他弄上笔墨纸砚。”
堂上只剩下他们两个人,陆耀也叹了口气道:“这人也不像是能弄出这样大案子的。他家世平平,年纪也不小了,未必有这样大的本事。看着胆子也极小。”
方维笑道:“你前几天的猜想可能是对的。”
陆耀想了想,问道:“此人是冒籍?”
方维道:“大有可疑。上京的举子们,有住亲戚朋友家的,有住客栈的,多数家境不好的举子都住各地会馆,方便与同乡往来,探听各路消息,住宿价钱也能便宜不少。他看着出身普通,却不住广西会馆,住在外头的客栈,大有可疑。”
陆耀在桌上翻出李荣庆的底档,念道:“广西布政司柳州府。这地方可真是远得很。”将手指在这张纸上敲一敲,问道:“是不是去他客栈屋子里去查查?”
方维道:“派几个人去搜一搜就是了,看看路引在不在屋子里头。”
陆耀道:“若是他有路引呢?”
方维笑道:“柳州一带,生产楠木,所以名贵些的寿材,都是从柳州进货。我家门外那条街,往来商人多半是柳州人。咱们叫一个过来,跟他用柳州话对答两句,立时见分晓。”
陆耀点点头,又问:“那你让他写卷子,又是什么意思?”
方维道:“先看看这人学问如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