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凡目露赞赏,惊叹不止:“那需要极度的自律。”

“我哥就是。他工作再忙,每天的阅读从未停止。我从我哥身上学到的,对任何东西有兴趣,别等,立即行动。”

郁凡发现自己对元国庆的兴趣,开始高过元初一,他认同道:“与其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元初一眉眼弯弯:“抓紧一切时间,身体力行去学它!”

“所以你才学会那么多才艺?哥哥对你的投入很大吧?”

元初一顿时切入凡尔赛频道:“没有。我们兄妹两人,都比较擅长自学。”

我哥是,我不是。谁让他是我哥呢,不蹭他蹭谁。

郁凡更添兴致,他忍不住往深里挖掘,“纯靠自学,令兄的计算机水平就能适应高新科技公司负责人?”

元初一想起左旭日常的吐槽,她忍不住开玩笑道:“饭急送最早的创始人左旭,国大计算机系研究生,他实际技术更好。可他的导师,最想收我哥做入室弟子。”

你说我哥天赋高不高?

元初一一副我是臭屁小孩的嘚瑟:“我哥不只是在技术上天赋高。他在公司运营上,用左旭哥的话说,你哥生来就是来打击人的。”

元初一脸上此刻的表情,和小朋友考了双一百那般纯粹的洋洋得意,如出一辙:“我哥现在还是投资人呢。”

第134章 其人其粉丝

郁凡难以置信:“你所有的才艺,全靠自学?武术也是?《白玉京》打戏非常精彩,武指黄泽老师多次在公开场合对你赞誉有加。”

让我想想该如何狡辩,对你们的确可以信口开河,就怕元国庆同志一听立马心知肚明。

元初一思考几秒,选择自暴自弃:“武术不是。我压根不是媒体吹的那样,身手有多好。单纯就是记东西快,例如咏春的套路,我看几遍,基本能够大差不差打出来。倒是身体素质,确实比普通人好一些。”

记忆力好是天生的,身体素质是系统功劳。

我假装自己没有在空间,被老师们被摔得七荤八素。

“拍打戏的时候,提前做好准备,反复练习。在武指的指导下,狠得下心豁得出去,你大概率打戏也会不错。当然,前提条件是,你身体素质不错,基于自身条件允许。”

她是有开挂,可这一招一式,都是实打实练出来的。如果有人如她对自己下得去狠手,哪怕不如她速成,大概率也能练出点名堂。

至少拍打戏够用。

郁凡目露惊叹:“你和你哥哥,秉持的人生态度,都非常认真且积极。你俩天赋的确数一数二,可你们也都没有浪费一丝一毫天分。”

各行各业天才并不少见,可这么肯吃苦,往死里挖掘自身潜力的年轻人,实属稀缺。

元初一无奈笑着摇头:“我们只有自己,只有彼此。开始……我也没那么积极,做得并不怎么好。”

还因为烂好心耽误元国庆一辈子。

她整个人秒变特欠儿:“谁让我有个那么出色的哥哥呢?他并不怎么要求我,可他做在前面,我很难不有样学样。”

……

这是一期并不怎么符合《台前幕后》调性的访谈。

没有煽情,没有流泪。

2011农历年末,不少中年家长听着元初一对兄长的自吹自擂,格外不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