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人还在恭维:“您是不知道啊元老师,网络天天搬运外网信息,我就乐意看那些老美花样翻新的夸您。”

“可好玩了。跟比赛谁夸得更有新意似的。”

“网友也损,把那些夸您的杂志报纸自媒体,列了十七八篇吧,然后网友来投票。看哪家夸的最有水平。”

“目前成绩,好像是《vanity fair》和《哥谭客》不分伯仲。”

他赞美得真情实感:“挤不出时间飞过去看现场,真是难受又遗憾。话说,我飞过去也不一定买得到票吧?”

“据说场场站票都超标。百老汇刚过去的一个月,剧迷以看过《iss saigon》作为老炮象征?”

华夏艺人,在百老汇短短一个月,闯出偌大名声。

行业人,很难不与有荣焉。

《iss saigon》30周年纪念公演,起初剧院压根没计划全球巡演。

如今口碑票房双丰收,剧团才做此规划。

“全球巡演,剧团对外宣称因计划之外,得等您的档期,对吗?”

元初一震惊。俞骁在国内,花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做宣传?

制片人对她在海外的情况,竟然了如指掌。

“周总,您叫我名字吧。我这年纪轻轻,您一口一个老师,我接不住。”元初一客气,“我就是给曼曼探班,曼曼提议让我客串一二,您看……咱们先去片场?”

……

《父母的那些年月》,赵曼曼和王磊,分别扮演下乡知青与转业军人,讲述两人从彼此心存偏见,到相知相爱,生儿育女,携手一生的故事。

年代群像剧。

第207章 打工人又不是npc

剧组幕后工作人员,真有不少元初一粉丝。

他们的工作性质,最容易对明星幻灭。离太近,太清楚圈内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洁身自好的明星不是没有,可凤毛麟角。

他们见识的艺人,脾气各有千秋,怪癖层出不穷,要求五花八门,打工人爱不起。

业务能力强,不添额外麻烦的合作者,非常受打工人欢迎。

如晏昭,他洁身自好,专业过硬,哪怕他高冷得一批,工作人员很多时候不知道自己的工作,到底做好了还是没做好。

口碑依然属于很好那一挂。

如果再加脾气品行好,与人为善,为国争光等因素,那真是,大家伙都忙里偷闲跑来合个影。

元初一很喜欢和这些人打交道,个个性情鲜活,很适合观察人物。

正合影呢,肖晓琳跑过来,“元元,已经和场务对接好。咖啡奶茶点心刚送到,正赶上导演宣布戏过。现在在完善元元你客串戏份的布景,大家伙正好歇歇,喝口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