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的确锻炼人。

同一个故事,不同的拆解方式,不同的镜头语言,呈现的节奏截然不同。

大卫·科波拉对节奏的把控,对悬念的营造,炉火纯青。

元初一时常跟着导演屁股后面,时不时赞叹:“卧槽还可以这么表达?”

例如,开头情节。

丈夫想杀死自己,好不容易逃出来钱又被偷,是不是很落魄?因此艾尔莎才好战战兢兢通知富二代爱慕对象来接自己。

可艾尔莎作为高智商,会轻易被偷吗?

不可能。

因此改编剧情,大卫·科波拉让编剧添加两句对白。

艾尔莎前脚被偷,小偷情侣还未下车,她主动搭话。

“是他唆使你的吗?”

女方五分惊诧三分不屑两分得意道:“是我唆使他。”

两句对白,直接奠定整部影片基调。

元初一表示:“学会了学会了,导演真正该做的剧本改编,原来在这里。”

……

很快,《失踪罪》完成拍摄。

杀青时,大卫·科波拉和元初一拥抱:“元,十分庆幸你去年及时风靡全球,不然这部影片,我可能会留有遗憾。”

合作场合的寒暄,元初一并不当真。

庆幸?片酬砍半那种吗?

不是俞骁据理力争,她可能等同男主角姐姐的片酬,对方才几个镜头?

元初一得体微笑:“我更荣幸。”

……

元初一不知道,导演说的是真心话。

上辈子,《失踪罪》收获巨大成功,票房和口碑双丰收。

片子成功不代表内容瑕疵不大。

上辈子《失踪罪》长久备受诟病的缺点——女主角不够【邪典】,且台词飘忽!

影片前三分之一精彩绝伦,一直到揭露一切出自艾尔莎的谋算,明暗两条线,悬疑感处理得非常充足。

可从揭开女主阴谋开始,艾尔莎的人设,不断往精神病患者崩坏,故事内核变得格外拉胯。

好好一部黑婚姻、黑警方、黑中产精英、黑人类繁衍和大众媒体等主题的影片,当主角变成疯子,其深度顿时跌入谷底。

就像国产恐怖片,开头铺垫得毛骨悚然,结尾来个精神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