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看过后点头道:“这是特定年轻人热爱涉足的场所,你的考量更周全,方案比我更贴合。”
误闯同性恋酒吧,的确应该有一些特殊的光影设计。
小姑娘刚才让人用布料掏洞,是最便捷省钱的做法。
元初一笑:“您老能入眼就好,大晗,开拍吧。”
……
晏昭的演技自然无可挑剔,曾韬也不弱,扮演晏昭友人的张一鸣如今历练出来,和晏昭一问一答,流畅自然。
群演们调度适宜,拍摄很顺利。
……
吴晗、元初一和施老师坐在监视器后面,拉过两边回放。
元初一姿态放得很低:“施老师,您老的意见呢?”
老头是典型的书院派美术考量,获奖无数。单轮纯粹的审美,元初一拍马不及。
不是他方案不好,只是元初一路子略微有点野。
“你让机械师按照你的指示铺设轨道之前,已经想好灯光架起来,光线叠加之后,人物走位,出来会呈现现在的效果。”
老人家一双慧眼,说得特别肯定。
晏昭的角色此时混沌未明,脸上的光影效果最是斑驳。
张一鸣知道遗产事件属实,已经起了某种念头,所以他的脸部光影,在他的站位,始终是暗多于明。
相反曾韬的角色,自以为隐藏得好,实际心思很纯粹。因此他站在亮处,而且是五彩光线之下。
哪怕演员开始走位,通过摇臂上的灯光调节,效果依旧能跟随。
老人家感叹:“果然,无论哪个行业,还得学习好,好学习才行。光影,我们需要经验、需要考量各种美学。在理科好的孩子眼里,就是简单的光学原理。”
元初一只好嘿嘿嘿傻笑。
第336章 合作的门槛
片场的时光,元初一玩得乐不思蜀。
无论吴晗还是张永军,更别提晏昭,几人都特别纵容她对剧组的各种横加干涉。
至于张一鸣,他拍过元初一亲自导演的《姐姐》,比晏昭更明白元初一作为导演的惊人才华。
论配合度,以张一鸣私心认定,“我觉得吧,我肯定比晏昭更听从元元调度,对不对?”
经纪人点头如捣蒜,他家张一鸣,自从和元初一合作开始,那家伙,咖位蹭蹭上涨。
“那是。以后元导的戏,咱们只要有时间,无论主角配角,反正得争取。”
没办法,元初一实在太旺了。他们凭本事抱上的大腿,可不能撒手。
迷信经纪人,今天依然沉迷封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