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对做明星没什么执念,那是弟弟的梦想。

姐姐只是不明白,网上哪些人,都不认识她,为什么一盆一盆的脏水,说得有鼻有眼?

如果说的人不是自己,姐姐都以为是真事。

姐姐没了目标,走出去又面临漫天辱骂,连老家小乡村都被挖坟打扰。

她回到当初父母安家的小镇上。

小镇因有了火车站落地,发展迅速。

她弄了个小推车,在火车站旁边买煎饼,看来来往往,十来岁的男孩子。

看得多了,姐姐在日记里写道:“还是我弟弟笑起来最好看。”

……

火车站发生恶性赤刀杀人事件,歹徒连杀三人,长刀眼看直冲一个十来岁小男孩脖颈而去。

那正是弟弟去世的年龄。

姐姐这次再没有犹豫,她毫不犹豫冲了出去,死死抱住歹徒!

被砍27刀,也没放手!

……

姐姐被追认为烈士。

……

如此惨烈,时过境迁,大众再看当年的事情,有技术人士开始逐帧分析当年所谓图、所谓真相。

警方直接插手,当年经纪公司和女一号所作所为,大白于天下!

女一号勾搭经纪公司老板儿子,共同栽赃的姐姐。

愧疚铺天盖地!

群情激奋!

真正让网友无法接受的,是警方公布的日记本!

……

因为非科班,姐姐拍戏跟着老前辈学,学习观察人。对着《新华字典》认字,今天学到什么,明天学到什么。

不用拍戏,姐姐开始卖煎饼。

第344章 (2章合1)温馨亲情片

姐姐保留拍戏遗留下来的记录习惯,在日记本上留下很多很凌乱的记录。

“南下的列车,爸爸妈妈外出打工,小孩抓着妈妈衣角嚎啕大哭。如果弟弟在,我肯定不抛下他。”

“原来不止洋餐有面糊炸鸡腿。今天车站有卖炸鸡腿的推车,弟弟爱吃,可惜他再也吃不到了。”

“下雨,火车站旁边的大叔让我过去躲雨,谢谢好心的店主大叔。”

字字句句,没有半点对生活的抱怨。

整本日记,反复在写的内容——

“我还没来及的卖身呢,如果我不犹豫,是不是弟弟就不会死?”

……

杀人诛心,莫过如是!

======

元初一的镜头语言,拍得非常克制。

正因为克制,才有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震撼。

没有一个人安然走出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