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二厂产的都是好东西,机器先进,布料好,产的一等织品都是销往大城市,甚至出口。国家统一出口。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寻摸到一匹玫红色毛涤面料,这种布不容易褶皱,又耐磨耐洗,很受妇女欢迎。
杨媛找到给她做大衣的裁缝,日夜赶工,做大衣是不可能了,做件裙子吧,这个快,老师傅两天做出来束腰长裙,整体a字版,但裙摆幅度缩小,以后日常也能穿。微微拖地,盖住脚踝,但穿上带跟皮鞋后,也能撑起来,不至于拌脚。
周瑶瑶腿比杨媛稍粗点,主要胯大,但腰细。为了扬长避短,杨媛让师傅加了束腰抽绳,这么轻轻一勒,细腰不就显出来了。裙子里边能穿线裤,甚至要是怕冷,加几层都行。
周瑶瑶试穿后,边哭边抱着她感谢。
而且周瑶瑶结婚的妆容也是杨媛化的,描眉敷粉,用眉笔涂到火柴梗上,轻轻勾出眼线,又把火烫过得火柴棒,凑近睫毛,卷出上翘幅度,放大眼睛。
没有口红,只能用对联红纸蹭蹭,稍微上点色,也不敢太红,当下禁止卖口红、脂粉,会被指小资作风。
杨媛上次送了周瑶瑶一盆茉莉,告诉她如果放在火炉旁,温度适宜的话,冬天也能开花。要是能恰好赶在结婚时开花了,她就给周瑶瑶盘发梳头,把花插上去。虽然没有百合,但茉莉谐音莫离,也能取个吉利不是。
周瑶瑶为了美美出嫁,也是拼了,晚上放炉子边,白天怕自己不在家被人碰坏,就放到自己屋里。好在功夫不怕有心人,赶上出嫁茉莉开花。
杨媛怕周围人接收不了,毕竟茉莉花是白色,时代观念,死人才带白花。便和周瑶瑶一起,把花瓣涂红。还用火钳在两鬓烫出一缕卷发,风一吹,落在胭脂玉面上,妩媚娇俏。
当然,“胭脂”也是从红纸上蹭来的。
最后效果当然相当完美,卫俊良进去接媳妇的时候,眼都看直了。拉着新娘子往外走,哐当半边身子撞门框上,可把大家好笑。
第32章 遇见郑余荫
找出新买的日历,翻到正月二十一那张,杨媛做好备忘录。
党大姐说她表侄女这天结婚,请她过去收拾一下。就是看周瑶瑶打扮的好看,请她也去做妆造呗。
杨媛支着脑袋,万万没想到啊,来到七十年代,她还能靠美妆做副业。
就是可惜工具不足,嗯,下回厂里再有去上海学习这种差事,她一定要想办法蹭蹭,逛逛上海的百货大楼,见见世面嘛。
拿出抽屉最里边铁皮盒子,这是她的小金库。
当初坑了郑余荫五百,买工作从这里头拿出三百,后来她自己有补贴,加上杨爸杨妈杨文平也不时给她零花钱,还是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