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出生一个多月了,甚至公公看都没看一眼。丈夫也不喜欢抱孩子,说男人不抱孩子。可明明之前是他说,最喜欢逗孩子玩的。
平日婆婆指桑骂槐,郑余荫受不了跟王宏河诉苦,他却只会说,妈就是习惯叨叨,不是针对谁,哄哄就好了。她要是再多说两句,就会被质疑,“荫荫,你是不是看不起我们家?”
甚至,她想为女儿办个满月酒,都要被王宏河指责不懂事,被婆婆满街嚷嚷败家。
郑余荫捂着脸,泪水从指缝流出,她只是想嫁自己爱的人,想越过越好,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第33章 打电话
入冬的时候,杨媛给三姐大哥各寄了一封信,请他们小年那天到县里邮电局,通电话。
她觉得,感情是需要维持的,父母,朋友,爱人,所有的关系都是在来往与沟通中,才能变得深刻和永久。
如杨月和杨文庆这般,必须要维系的亲人,不能时时见面,信件有时又词不达意,就得打电话才行,否则,当真以后相顾无言,血脉亲人都还没邻居了解的多。
腊月二十三,雪停了,杨月纠结许久,手里的信看了一遍又一遍,仍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去县里接电话。
“雪停了,大家现在也没事,要不咱们出去看看?我听村里人说后山林里有几株梅树,是以前地主家赏花的,没砍掉留了几棵,我们去赏花吧。”一个扎辫子年轻女孩,插着手袖倚门提议。
这是夏天新来的上海知青,说话做事总有股文艺范,除了干农活能安静会,其余时候好动的很,骨子里的浪漫主义,看雪听雨都是风花雪月,比贝青青还能作。
不过雪断断续续一连几日,倒是真没出去了。就是看着挺冷。
贝青青向来喜欢跟人对着干,和上海知青莫风铃简直针尖对麦芒,今天倒是罕见的想到一块去了,“出去走走也行。”
本来不少人挺意动,听贝青青说也去,顿时没了兴趣,这俩女同志但凡一块出现,世界就没安静过。当下纷纷找借口,忙自己事情,不敢去了。
剩下四个女知青,有两个也想去,其中就有陈园,“月月,窝好几天了,咱们也出去看看吧,不跟她俩凑趣,咱们去村里走走。”
陈园算是知青院里杨月最交好的朋友了,平常她这么说,一般自己都会跟她去,但今天……杨月还是决定去一趟县里。
“不了,你们去吧,我妹妹要跟我通电话,我得去一趟县里。”
“现在,你自己?”陈园惊了,一直也没听她提过,况且外边白雪茫茫,路上一个人不害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