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她也是考虑到自己跟男同志出差不方便,而且跟卫俊良没话说,让周瑶瑶来,连工作带玩,两不误。

临去省城前,她把杨月的信给杨兰杨文平看。能让那么倔的杨老三往家里写信,看来事情应该挺大的。

只是,信不长,也没说什么有用的信息,商量过后,约定八月十五一起去听电话。

但包裹信件万万不能再寄了,杨媛提醒杨妈,“我去省城回来不一定带什么好东西呢,到时候一块寄,也不差这几天。”

然后带着杨妈一肚子惦念,杨媛无情的挥挥手上车。

以前省会城市不在这,是建国后才划为省城的,没有啥特长,就是地理位置还可以。

所以最近几年在这边和江田市建了不少厂,为的就是南北物资需求供应相通。

杨媛他们先找地方吃饭,下午才开始干正事。只是等一路打听,三人气喘吁吁站在所谓食品厂前,简直怀疑人生。

“这怎么可能是食品厂?”周瑶瑶一脸惊愕。

面前一扇破烂烂的木头门,比平常人家的大门还不如,里边就是一个普通人家院子,三间屋房,一眼望到底。

杨媛和卫俊良面面相觑,真的没找错?

来都来了,总要问一句。杨媛率先进去,左右环顾,怎么连个人都没有?

绿纱门帘后一个人影往外出,杨媛马上迎上去,“同志,你好,请问……诶…你…”

对面男同志一抬头也愣住了,两人对视片刻,同时想起,“刘家!”

没错,这位男同志正是刘京结婚那天,她在刘家门前遇到的帅哥。

两人俱是一笑,“真没想到还能遇见,你怎么在这?你是这里的员工吗?这是新开的食品厂吧?”

男同志笑笑点头,“这里是食品厂,我不是他们的员工,来这里办事的。你…你们……”

杨媛马上道:“哦,我们听说这里有个食品厂,过来看看。”

如今的食品厂大都布局在南方,苏杭一带。可他们这边供需也很大,只靠从南方调度,仍有很大的市场缺口。

省里早打报告想建食品厂,可是对于他们这边,安排是以重工业为主,所以迟迟没有批下来。

去年省供销社安排人到南方学习,并买回两台旧机器回来,可还没摸索清,一台机器的散架了,纯纯是买了堆废铁,把领导给气的三天吃不下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