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怀着复杂的心情,写下“祝新婚大喜,百年好合”,杨媛合上笔盖,长叹一口气,马上过完国庆节,农历就要十月了,还有两个月又是年。
过去这个年,她就十八了。
虽然不过刚成年而已,但在这个结婚都早的时代,结婚已经可以提上日程了,杨媛静默两秒,找对象这个事,她也不会。
上回活了二十多年,都没找到合适的,大学寝室四个人,只有她母胎单身到最后,也是绝了。
这回七十年代才来两年,她上哪找去。
好了好了,先不想这个了,反正杨月在乡下情窦还没有初开,杨文平婚事一波三折,有他们在前边撑着,她应该还能顶两年。
翌日一进办公室,老罗火急火燎叫住她,“拿上东西,咱去工会开会。”
“不是一号下午吗?”杨媛翻了翻笔记本,就是啊,记着呢,国庆当天下午两点开会。
“不差这一天,提前了。市长要来旁听,得赶人家的行程。”老罗提着公文包,塞进去印染厂人事安排和招工计划,装上笔记本,催着杨媛走。
“放心吧,咱都是小人物,前边人多着呢,用不着咱俩干啥,坐那听就行。”
杨媛翻个白眼,信你个鬼,你特意带上招工计划别以为我没看见。
别小看这薄薄的几张纸,当初可是让两人熬了三天,才勉强定下来的拟用工计划呢。
果然,市长不是心血来潮,最后特意点名关照了纺织大院的招工事项,尤其棉三厂。
现在机器购置费的申请还在来回扯,无非数量上不满意,三厂的马厂长觉得少,不但钱少,批下来的招工计划人数也少,气的他最近也是来回跑,说就给这么点东西,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开的不是国家大厂,而是小作坊呢。
他们印染厂要支援三厂的工人数量,已经早定好了,目前就是在培训。
而他们交上去的招工计划,不但要补上被抽走的这一部分人,还想借机扩大一下印染厂规模。上次他们交上去的扩充申请,没批下来,这回趁这个机会,一块再申请一次。
一场大会下来,听得杨媛想瞌睡,终于听到散会俩字,一看已经十二点半了,两人也不想回去吃剩饭,干脆进饭店吃一顿。
下午,还没等杨媛偷偷关上办公室门歇一会,党大姐喊她去搭台子,全厂开大会。
杨媛小眉头皱紧,这个会不也是定得明天开嘛。
“市组委会中午新下的通知,鼓励全市人民,明天上午到大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和收听中央领导讲话。”
“全市?”她怀疑自己听错了,“全市多少人?两个大广场也站不下。”
“所以鼓励嘛。”党大姐两手一摊,“快点来先准备开会吧。”